不支持Flash

借壳条件提高 券商上市倾向IPO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4日 10:0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李骐 黄利明 深圳、北京报道

  是借壳上市,还是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随着管理层对券商借壳上市要求的进一步规范,尽管很多券商都做了两手准备,但迹象显示,越来越多的券商开始倾向于IPO。

  借壳条件提高

  多家券商向本报表示,进入2007年以来,弃借壳而转向IPO,主要是管理层的意思。

  “上市过程是提高证券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证券公司真正脱胎换骨、全面转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中国证券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湘平此前曾公开表示。事实上,中国证券业协会已将证券公司上市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并且希望有条件的券商尽量IPO。

  上海一家券商的投行负责人称,中国证监会对借壳上市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往要求必须是创新类或规范类券商,拟借壳公司必须完成股改一年以上或尚未股改,公司股价未出现异动。而目前证监会正在制定新的政策以进一步规范券商借壳,包括券商净资本不低于8亿元等硬指标。“这些规定应该不会公之于众,只是作为一个内部指引。”

  “这些条件很难满足,特别是股价异动方面,”一位参与过借壳的券商人士表示,“借壳过程中要接触中介、上市公司、公司股东等,很难完全保密,市场对券商借壳题材又炒得很热,一有消息传出,股价立马上涨;而证监会又明确表示股价异动就很难批准,实在很难。”

  据悉,广发

证券借壳方案迟迟未能实施,与证监会调查延边公路股价异动有关。而且,证券分析师蔡国澍在两篇文章中提到的券商借壳上市的内容,涉嫌违法违规,发布虚假信息,目前已被立案稽查。

  除了股价异动难以控制之外,“壳公司的或有负债很难调查清楚,对价没有统一标准,借壳后谁来接手原公司的人员和资产等都是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像中石化系私有化那样先停牌再谈借壳,借壳后又接手全部资产和人员,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以后也很难再复制。”

  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认为,“借壳上市不确定因素很多,成本也很高,不像IPO,很多方面可以预见。转向IPO,实际上反映了证监会的政策取向。”

  备战IPO

  最早高调宣称IPO的是招商证券。2006年9月,招商证券董事长宫少林公开声称,公司符合IPO上市的有关条件,从未考虑过借壳上市,并表示按照公司规划,招商证券筹备于2007年上市。

  2006年11月,连续4年盈利的金元证券开始考虑公开上市,公司副总裁王鸿武表示,“我们有实力成为一家负责任的公众公司。”

  今年1月初,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称,尽快将

审计后的年报和上市申请递交监管层,有望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启动IPO工作。东方证券也提出了IPO的想法。据了解,目前光大证券和东方证券互为主承销商,IPO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之中。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符合持续3年盈利上市条件的券商有招商、国泰君安、中金等19家,其中创新类券商10家。而更多的券商则表示,虽然往年有些亏损,但是如果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进行追溯调整,2004年至2006年将连续3年盈利,为2007年上市扫清障碍。

  事实上,券商正在积极增资以达到上市要求。光大证券于1月20日至31日期间,与多个战略投资者签订增资协议。此后,光大证券将通过发行4.53亿股新股给11个策略投资者,集资12.46亿元。完成增资扩股后,光大证券的注册资本将由24.45亿元增至28.98亿元。

  招商证券和金元证券去年就完成了增资扩股。东方证券在近期的配股中也将新增近15亿元的净资本,从而使资本金达到38亿元左右。国信证券的增资扩股工作也在进行中。

  尽管这些公司均表示,这是为了增加净资本,以符合监管机构要求,保持竞争优势。但从招商证券等在完成增资扩股后即提出IPO来看,目的显然在于IPO。

  “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券商将IPO,不再借壳。”投行人士分析说,“如果是借壳,一般会将增资扩股放在借壳之后,或者与借壳同时进行。”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