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信证券2010年度投资策略研讨会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6日 14:33  新浪财经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非常好奇的事实是,如果2009年贸易盈余的收缩既不来自于出口的剧烈下降,也不来自于中国供应能力的收缩,它显然不太可能来自于总需求在2009年非常大的加速。非常关键的原因在哪里呢?为此我们考虑了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对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仔细地梳理使得我们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推断,首先我们从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个角度讲贸易盈余剔除出来作这样的分解(PPT),从这样的分解来看,2009年实际上中国在初级产品领域,因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地下降,中国在初级产品领域的贸易盈余实际上是在上升的。贸易盈余的下降主要的来自于中国在工业制成品领域出现了非常大的贸易盈余的收缩。这种收缩总体上来看至少是1996年以来基本上没有经历过的。或者至少从01年以来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中国在工业制成品领域总体上来说维持一个越来越大的相对的贸易盈余。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贸易格局之中是从全球经济之中进口大量的初级产品,然后向全球经济出口大量的制成品。由于这样的一个经济结构的变迁,在制成品领域里面中国相对的贸易盈余的数量总体上一直是在上升的,但是这一上升的过程在2009年出现了剧烈的逆转。而这样的一个逆转在1999年的数据之中是很不明显的。

  为什么2009年中国在制成品贸易盈余出现这么大的收缩呢?现在我们能够提出的解释是这样的,如果我们问大家2005、06年为什么中国的贸易盈余有这么大的上升?一个显而易见的并且在直觉上特别容易理解和解释的是因为中国出现了特别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将过剩的产能出口到了国际市场上出口到了全球的其他经济体系之中。我个人的看法是把这样的逻辑倒过来的话大概就可以理解2009年贸易盈余的收缩,2009年为什么中国的贸易盈余会产生这么大的收缩呢?看起来更加合理的解释是,2009年由于全球需求的崩溃,在全球主要的发达经济体范围之内由于需求的崩溃出现了相当严重的产能过剩。而全球发达经济体的过剩或者是越来越过剩的产能被集中到出口中国的市场从而形成了中国进口的上升和贸易盈余的下降,从这一角度来说2009年的下降可以理解为05、06年中国贸易盈余的翻版,05、06年贸易盈余的上升因为中国在向全球出口过剩的产能,2009年贸易盈余的下降是因为全球在向中国出口自身的过剩产能。

  我们需要对这样的解释在几个层面上作一些仔细的论证。

  为什么全球产能的过剩向中国出口这样的局面在2001年没有出现呢?看起来很可能的原因是2001年在全球经济收缩的背景下过剩的产能主要集中在IT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半导体技术领域,中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同这样的一个产能过剩的供应结构并不匹配,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即使全球在半导体、在光纤等等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这样过剩的产能很难向中国市场出口,为什么2009年这一出口有可能实现呢?看起来这背后有两个关键的原因。1.是因为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开始越来越快速和更深刻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2.是2002年以后的全球经济扩张,2002年以后的全球经济的扩张包括中国经济的扩张都是建立在房地产市场繁荣和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基础上。中国经济2002年以后的扩张非常重要的龙头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美国经济2002年以后的快速增长龙头也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一点在其他许多的经济体制之中非常相似。

  由于2002年中国和全球经济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从而带来了至少在增量的意义上来讲经济结构越来越趋同。这样一个趋同的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这样的现象成为可能,就是当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崩溃和需求崩溃以后,在房地产与房地产相关领域过剩的产能就有可能大量地向中国市场出口。而这样的一个出口的存在产生了我们所看到的贸易盈余非常大的收缩。

  从微观层面来看我们可以举很多的例子,比如说在2009年的上半年中国在钢材领域实际上出现的是大量净进口的局面,中国在历史上的钢材的净进口,要么来自于结构的短缺要么来自于经济周期的上升带来的钢铁产业的供应不足。2009年中国之所以大量进口钢材并不是由于国内的产业非常不足,不是因为国内的生产能力不够,甚至不是因为国内的需求上升得非常快,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全球其他的地区钢材的过剩程度更为严重,钢铁价格的下跌更为剧烈。在这样的意义上来讲,从进口商、贸易商或者是终端用户的角度来讲,进口钢材比在国内购买钢材甚至要更便宜,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钢材大量的净进口。

  再拿煤炭来讲,中国2009年煤炭的净进口数量可能超过1亿吨,而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的时期中国都是煤炭的进出口国。2009年中国煤炭出现如此大量的进口并不是因为国内的煤炭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应不足,尽管山西省对煤炭行业的整顿和供应能力有一些影响,但是从秦皇岛港口的煤炭价格来看很难认为国内的煤炭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应短缺。尽管国内没有出现严重的煤炭供应短缺,但是中国的煤炭进口数量却异常大,非常关键的原因是国际需求的收缩使得国际煤炭的价格更便宜,这一角度来说煤炭的使用者从国际上进口煤炭比在国内购买煤炭更为廉价,这一事实带来了煤炭数量非常惊人的、庞大的进口增长。而这些增长在总量层面上就表现为中国进口数量非常大的放大和贸易盈余的下降。

  从一些草根层面上能够进一步地支持这些结论,这些结论对于我们去理解未来的经济和市场的趋势会产生一系列的推断。

  第一个重要的推断是,如果我们作一些简单的情景假设,如果全球经济在2009年没有出现如此剧烈的收缩,这当然是一种反事实的假设,如果没有出现如此剧烈的收缩和如此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贸易盈余的下降幅度将会小得多,中国进口增长率的上升幅度将会小得多。而通过这样的途径中国经济实实在在的增长率也会高得多。即使作一些简单的大拇指法则的估计,我们也容易知道的事实是,如果全球经济在2009年没有这么大的收缩,中国的贸易盈余没有这么大的下降,中国进口的1亿吨煤炭都在国内市场来生产,中国进口的钢材都是通过国内钢铁企业生产的方式来满足,那么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应该不会低于10%。在这一意义上来讲,实实在在的我们看到中国内需的增长在2009年尽管有政策刺激的因素,但是在总量层面上是相当强劲的。如此强劲的内需增长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进口的扩大转化成为对全球其他地区需求扩张的推动,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才有可能出现澳大利亚央行率先加息的局面。

  我们在这一意义上所能够产生的第二个推断是什么呢,就是暂时不考虑其他的因素,如我们一般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的健康程度和复苏进程会比全球其他经济体更快一些,换个角度来讲,如果剔除掉中国需求的拉动,在其他经济体的范围之内,由他们内部需求所产生的扩张,比中国的国内复苏所产生的扩张的速度如果更慢一些,这样的假设前提下,看起来合理的假定是2010年中国贸易盈余会继续收缩,尽管收缩的幅度不可能像2009年这么大,因为全球经济产能过剩的程度总体上来说处于一个缓解的趋势之中,只要中国经济内需的增长强度、经济复苏的进程比他们更快一些,看起来合理的假设仍然是中国贸易盈余的规模在2010年将继续收缩。我个人现在倾向性的看法是,2010年贸易盈余的收缩如果达到10—20%,如果贸易盈余的规模在今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20%的话,应该是可以想像的。

  第三个方面也许是更重要的一个推断,如果我们前述的解释是成立的,他给我们第三个非常重要的推断,这将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去产能化过程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去产能化过程的一部分。这一基本的事实在1998、99年在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是没有出现过的。因为中国经济的经济结构至少在增量的意义上来讲看起来同其他经济体的结构高度地重叠,由此导致其他经济体向中国大量地出口过剩产能,这一事实所产生的重要后果是中国经济的去产能化过程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去产能化过程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在其他的历史时期是没有出现过的。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