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监管路还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 03:57 金融投资报 | |||||||||
中工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在连续5个跌停板之后,昨日股价到了18.87元,距离上市首日31.97元的收盘价,累计跌幅已达41%,如以当天最高价50元计,跌幅更是高达62%。昨日中证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深交所彻查中工国际股票异常交易的消息,这大概是舆论压力下,管理层在事隔5天之后作出的第一个反应,不管这个反应是否迟了一点,但终于算是表明了一个态度。
管理层为什么对于中工这个明显的操纵行为反应迟钝,也许有他的难处,也许还有投鼠忌器的缘由。首先,在中工上市之前,A股市场已经有了暴炒的现象,如权证的无理性炒作。只不过中工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所以才树大招风。其次,仅仅是一个调查分析,为什么在事隔5天之后才公布,而且是在中国银行成功发行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这个时间巧合是否可理解为是担心影响中行发行。 公开和透明可以说是证券市场的生命,监管显然也不例外。6月19日下午1:50后,深交所即发现中工的异常并启动了应急机制,但为什么不在网上及时提示风险,而仅仅是对相关营业部发出风险提示。这显然是监管思路的问题,事后监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盘中出现的紧急、特殊情况,适时采取措施对投资者而言,显然更能起到保护作用。比如在炒作已露出苗头之时即给予当头棒喝,对其实施临时停牌以提示风险,即使事后调查不能定性为操纵股价,但至少当日就不会有人被套在40、50元的高位上了。 从当日中工国际的交易情况看,操纵股价是明显的,但真正要定性,取证可能有相当难度,这就要求我们目前的监管必须要有适时的改进。 本报记者唐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