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对摇新潮的冷思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 07:37 金融投资报

  华东师大 李志林(忠言)博士

  自本届证监会用“凭资金申购新股、且上不封顶”的摇新模式,取代了上届证监会实行了5年之久的“按市值配售新股”方法之后,声势浩大的“摇新潮”正席卷中国证券市场。值此,我想对“摇新潮”作些冷思考。

  摇新比市值配售先进?

  2000年证监会作为重大政策利好宣布的按市值配售新股,主要是防止一级市场摇新专业队无风险地大量抽取二级市场资金、切实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其积极作用是推动了2000—2001年1341—2245点的牛市。按市值配售,就像每年的高考那样,尽管有缺点,但仍不失为相对公正合理的方法。

  而今又恢复了“摇新”,结果如何呢?网下认购,均成了大机构的专利;而网上无限认购,又成了保险资金等不愿承担风险的大资金的盛宴,十分不合理。例如中工国际0.17%的中签率,意味着1千万元才能中850股,别说中小散户无缘,即使大户也只吃到残羹剩汤,用上海话来说,都是“窝死空”。一旦新股上市,哪怕有5—10%的利润,这些摇新专业队便会不眨眼地砸向二级市场,捞了钱就走。

  更严重的后果是,中工800倍的超额认购,本周三新股锁定了3234亿巨资,给管理层造成的印象是,股市资金十分充沛,加快扩容不成问题。而二级市场成交量骤减至150多亿,流动性不足问题日显突出,唇亡齿寒,到头来必定会造成扩容的困难。

  摇新必获无风险收益?

  本周二级市场众多的投资者也兴冲冲地参与了“摇新”,那是靠以往美好的回忆:96—97年摇新年收益80%,2000—2001年摇新年收益30%,遂预期现在摇新,年收益至少10%。其实,这种对新股盈利的预期,有着严重的误解。

  首先,一二级市场已经接轨。以往新股的暴利是因为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高达40—50倍,为新股上市后的高开提供了条件,如今二级市场8倍、10倍、20倍市盈率的股票比比皆是,新股已无优势可言。

  其次,中国股市已与国际接轨。以往新股没帽子,上市必炒。如今,国际股市投资理念已经引进。今后新股上市,上涨15—20%十分普遍,上市后只涨几分钱甚至跌破发行价,也很平常。即使一般投资者用大炮打蚊子,侥幸中到1000股,盈利也十分有限。

  第三,全流通压制了新股的上升空间。从6月19日开始,限售的非流通股开始解禁,且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有廉价成本的非流通股源源不断地流到市场,根据比价效应,新股难成香饽饽。

  第四,机构中签的大盘新股缺乏接盘。今年上市的多为超大盘股。以中行为例,不仅100亿股的流通盘居A股第一,而且是一只绩平股,太透明,缺乏业绩大幅增长的想象力,其原始股又在机构手中,谁有能力将之炒高?我认为,其上市后,股价很可能在发行价上方不远处“瘟”在哪里,仅起到稳定指数作用而已,根本不值得倾其所有去“摇新”。前几年中石化上市后就长期跌破发行价,社保基金被套几年,便是前车之鉴。

  老股没戏了?

  我的结论正相反:认为老股的机会比新股多,理由是:

  1、老股中中小盘居多,无论业绩增长还是市场炒作的机会都比大盘新股多。

  2、老股上方有巨大的套牢盘,从几十元跌到几元的比比皆是,在超低空作业更安全。

  3、老股中有一半以上的市盈率比新股低,更容易发掘投资价值。

  4、老股数量多,选择的余地大。

  5、老股具资产重估的优势,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新上市的老股,再过半年就要按公允价值计量法重估净资产,推动股价上升,而新股则无此题材。

  6、老股中,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收购兼并、注入优质资产、ST公司股改+重组等题材层出不穷,股价上涨机会多多,这也是新股所不能企及的。

  7、老股在股改后,两类股东利益一致,大股东以市值论功绩,故更容易出故事。

  总之,中国股市历史形成的弃旧迎新、强势炒新、喜新厌旧的传统观念,在新形势下,在新的“摇新”模式下,应该变一变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