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通胀隐患从细节凸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00:37 金融投资报

  市民高先生有一个习惯,对家庭的收支情况一一记账。前几天,高先生发现,今年1———5月份,他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不含添制衣物、家具等)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不少,他担心这样下去,有入不敷出的那一天。记者走访成都市城调队后证实了高先生的个案颇具代表性,因为成都市城调队提供给记者的一份分析材料表明,5月份,成都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5%。

  万般商品“涨”声一片

  成都市城调队的分析报告称,5月份,成都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5,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开始调头上行,与4月份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1。上述数据与国家统计局6月12日公布的5月份全国消费价格指数101.4相比,方向相同,而涨幅更大。难怪成都市城调队在这份分析报告中使用了罕见的警示性语言。

  成都市民的直接感受也表明了近段时间以来,物价涨得确实有点“凶”。张女士每天都要到农贸市场买菜,她说,原来不到一元钱一斤的芹菜,现在要一元五,有时两元才能买到;过去一到夏天,黄瓜也就几角钱1斤,现在少了一元五买不到。张女士的直接感受就是老百姓吃的东西很多都在涨。

  市民黄先生说起家电商品涨价来更是有几分不解之意。他说,他家的一台电

冰箱已用了十多年,前不久终因无法维修而“退休”。他到成都好几家家电商场转了一圈,打算重新买一台新的,仅仅过了十多天,当他准备下手购买时,看好的那款冰箱居然涨了几十块。“家电最近几年一直在降价,现在居然还涨起价来了?”

  对于“有车族”们来说,则还要承受着汽柴油涨价给他们带来的痛苦。钟先生开的是一台普通桑塔纳,他说,今年汽油两次涨价后,现在他每个月要多花油钱一百多元。

  “我们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倒不担心

房价、油价涨,但水、电、气却是离不开的!”伍大爷说,他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称明年,水、电、气还要涨价,“像我们这样的低收入家庭咋个过?”

  百姓捏着钱不敢消费

  央行14日发布月度金融报告称,5月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仅增加122亿元,同比少增638亿元,是2001年8月份以来最小的月增加额。是何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央行作出了回答:今年以来,尤其是5月份,由于股市上涨较快,成交量较大,分流了一部分居民储蓄存款,导致储蓄存款增幅明显减缓。

  业内专家解读上述数据后认为,这说明两个意思:一是长期以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有增无减。即使今年5月份也是增加的,只是增加的金额有所下降,说明老百姓存钱愿望仍较强烈;二是分流出去的存款并非用于消费,而是投入了股市。

  老百姓为何不愿增加消费支出?是不再需要购买什么商品或者服务?非也!就连号称全国私家车第三城的成都,其家庭汽车拥有量也不到20%;又如以休闲闻名于全国的成都市民外出旅游的支出人均仅为每年一百多元……

  四川省社科院陈武元研究员是这样分析其原因的:在目前16万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中,有80%的存款被20%的储户所拥有,而剩下20%的存款被80%的储户所拥有。按此匡算,两部分储户所拥有的存款金额比为1∶16,而拥有存款的大户们早已是“食有肉,居有屋,行有车”,确实不差什么了,大多数老百姓手中捏着少得可怜的存款岂敢贸然消费?陈武元还认为购房、教育、看病等支出的不确定性,拉住了老百姓的消费之手。

  谁在制造CPI上行因素

  陈武元认为,CPI反映的是物价指数的平均水平,其背后却隐藏着推动物价升降的各种因素。就目前而言,推动CPI上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投资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9%,相应拉动了钢材、水泥等一系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其次是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拉高了国内相关商品价格。前段时间,国际期货市场上的有色金属涨势惊人,黄金价格更是连创新高。

  第三,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导致人力成本高企,如从成都市2005年的工资指导价看,一名初级工年工资11664元。一名中级工12975万元,一名高级工18672元,均比2000年时上涨了20%左右;同时,随着社会保障力度及其监察力度的加大,企业用工在社保上的支出也在上升。

  第四,水、电、气、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也助长了CPI,这部分产品价格的上涨也是老百姓最为敏感的。

  另有专业人士认为,当前社会资金流动性持续过剩,货币市场利率低位运行也形成了不小的通胀压力。

  □本报记者杨成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