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清欠工作初成多数T类公司脱困需重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02:53 第一财经日报

  上证所上市公司年报事后审核基本完成

  本报记者 刘瑛 发自上海

  目前一些ST公司正在受到资金超乎寻常的追捧,原因是市场猜测这些公司将会被注入重组的概念。日前,上证所对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的事后审核工作已基本完成。上证所也表
示,多数ST类公司需要重组走出困境。

  从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仅有约45%的ST类公司(ST公司和*ST公司)2005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多数ST类公司主营业务竞争能力差、主营业务利润率低,债务负担重,逾期贷款多,未来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51家按期披露年报的ST类公司中,仅有11家公司2005年度生产经营得到恢复并有所改善,5家公司生产经营基本正常但盈利能力较差,20家公司生产经营未见改善、未来主营业务尚不明朗;15家公司生产经营存在进一步恶化的迹象。

  此外,共计有31家ST类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股东资金占用现象,被占用资金总额累计达54.49亿元,约占沪市上市公司被占用资金总额的四分之一。

  但是总体上,上证所一直强调的关联资金占用清欠工作已初见成效。经核实,截至2005年底,有231家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占用金额超过210 亿元。自2006 年1 月1日以来,已有132家公司完成了清欠工作,44家公司完成部分清欠工作,合计清欠金额75.58亿元,清偿比例达35%以上,上市公司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清欠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是上证所称,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控制问题依然严重。主要表现为对外担保金额大大超出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共计有54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金额超过其净资产的50%,15家公司比例超过100%,20家担保公司已经资不抵债。此外,上市公司为控股子公司的担保风险开始凸现,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快速增加,且相当一部分担保是上市公司单方面提供担保,而非股东按持股比例同比例提供担保。

  从2005年年报事后审核反映的另一个情况是,非标

审计意见数量和比例继续出现回升。2005年度非标审计意见的增幅接近10%,带强调事项段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数量增加明显。

  上证所还表示,上市公司会计处理行为和募集资金的使用仍待进一步规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