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李小加投行界名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7:59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在1980年代都曾西行留学美国。归国后则在不断增多的跨国大生意中扮演关键角色。他们具备真正的中国背景和华尔街经验,成为了中国最有权力的生意家中的一员。”李小加就是这样的投资银行家。

  袁朝晖/文

  29年前,一位皮肤黝黑的16岁少年匆匆告别了青春幻梦,开始了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日复一日地劳作。那些日子里,海上的石油钻塔就是他的家,他的舞台。

  29年后的2006年,已然步入中年的他依旧在舞台上起舞,不同的是,这时的他却是一幕幕精彩“戏剧”的导演者之一了。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现任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及行政总裁的李小加就是这样的追梦者。

  “懵懂”投行路

  “时代的烙印”,尽管这是一个老套的词汇,但它依然非常贴切地描绘了李小加的过去。

  “我生在北京,长在甘肃,没上过高中,初中毕业就去了石油技校,做了4年石油工人。”李小加快人快语。

  1961年出生的李小加16岁那年作为中海油前身企业的一名钻井工人,参加了中国最早的海上石油钻塔工作,并在其中一个钻塔上工作了好几年。当时钻塔上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挤满了14个青壮年。李小加有一次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那根本就算不上钻塔,而是直直伸出海面的、又脏又破的钢架子。

  1980年,李小加“跑”进厦门大学,攻读文学。大学毕业后,他终于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北京,在《中国日报》社做记者。

  后来,李小加夫妇在美国大学校册里挑了亚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申请留学,幸运地得到了两份奖学金,前往攻读新闻硕士。

  “外国人在美国做新闻记者连口饭也挣不出来的情况下,我们想到进一步深造,”他毕业后报考了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能够考上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那真是非常好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的幸运总是伴随着李小加。

  李小加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到一个法律学位后,被当时在中国开展业务的Brown & Wood聘请。李小加成了美国Davis Polk & Wardwell和 Brown & Wood律师事务所纽约总部的律师,主要业务集中于证券及兼并与收购。

  而Brown & Wood当时恰好与美林(Merrill Lynch & Co.)有来往,美林后来看中了李小加,这样,1994年李小加成为了投资银行家。

  “投资银行这个行业是什么人都可以干的,不是一个特别神秘的行业,也不必须有金融背景。有金融背景当然非常好,没有金融背景通过运气和努力也可能实现。”回忆自己走过的这段道路,李小加非常坦率,“我当过工人,干过新闻记者,做过律师,所有这些工作和经历实际上都能够对投资银行这个职业有所帮助。投资银行业的最大特点是:这个行业本身是在每一个行业的前端,资金是一切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既是动力源,也是最后的结果。”

  1999年,李小加开始担任美林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兼总裁,全面负责中国业务的发展,牵头多项重大交易,包括价值10亿美元的中国国债全球发售,第一太平洋、天津发展、吉林化工、江西铜业、庆铃汽车、凤凰卫视、中国移 动、中海油、中国电信等多笔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及债券融资项目,参与项目累计融资额达126.4亿美元。李小加参与了中国移 动的大股东转售工作,这后来成为一项颇具里程碑意义的交易。后来他又与中海油合作,参与了众多交易的项目咨询。2002年,他协助中海油管理层初步考察了收购加州联合石油的交易。

  中国背景和华尔街经验,是最受追捧的能力搭配。“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在1980年代都曾西行留学美国。归国后则在不断增多的跨国大生意中扮演关键角色。他们非常有能力,具备真正的中国背景和华尔街经验。他们成为了中国最有权力的生意家中的一员。”——《纽约时报》如是评价包括李小加在内的活跃在投资银行中的华人们。

  2003年,李小加加盟摩根大通。他没有让摩根大通失望。今年年初至今,摩根大通在中国股票(包括香港)交易的账簿管理人排名榜中首次登上第一名宝座,经办金额达到19.39亿美元,共完成8笔交易,市场份额为16.1%。今年4月以来,中海油、中国铝业、超大农业三家中资企业分别进行了19.83亿、6.02亿、2.45亿美元的配售发行,摩根大通作为财务顾问都介入其中。

  李小加并没有满足。他表示,2006年是15年来资本市场相当强劲的一年,对中国整体的投资环境来说更可能是创纪录的一年。中国企业的新证券发行也有望在2005年的高规模基础上继续增长,虽然IPO仍将继续主导中国股本市场,但今年将有更多的股票增发。“已上市的中国公司将进一步实施民营化,将来会更多以增发等形式实施。”

  数据显示,在去年全年中资企业267亿美元规模的海外融资中,IPO规模为214.84亿美元、增发规模为49.44亿美元。而今年以来,增发规模已经达到了40.64亿美元,高于IPO22.54亿美元的规模。“上半年只是今年预期要完成工作的1/3,估计今年年底我们将达到历史发行股票的最高,从笔数来说和发行规模来说都能达到历史新高。我大概算了一下,有可能我们今年一年的发行量可以达到我们以前所有年发行量总和的倍数。”李小加信心十足。

  李小加不是没有遗憾,去年中海油与雪佛龙公司竞购优尼科石油公司的铩羽而归让他至今“耿耿于怀”。 去年6月23日,中海油报价185亿美元,发动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收购大战,作为“导演”之一的李小加参与了全过程。

  当然,李小加的直率在摩根大通的舞台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今年4月26日至28日,摩根大通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600名国际投资者、120家中国企业、45位中国专家及众多政府官员齐聚一堂。开会当天,恰好是为中海油进行股票配售。李小加振臂一呼:谁对中海油股票配售有兴趣,可以先到会场那端去登记购买。结果是,很多投资者会议都没参加,先排队买了股票。“在会场上就卖掉了一多半,发行相当顺利。”时隔多日,李小加依然兴奋不已。

  “同床异梦”苦

  投资银行业是残酷的行业。李小加也有烦恼,其中之一就是苦苦难进“大门”。

  依照中国入世协议,外资参股国内证券业将分三步走,最初可以占有33%的股份,3年之后可增持至49%,5年之后可达控股指标51%。

  同时,有关资料显示,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已成为亚洲除日本之外最大的市场。瑞士信贷近期的一项研究预测,在假设人民币能够全面自由兑换及市场已开放吸纳海外资金的前提下,到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可能成为全球第二或第三市场,市值达2万亿美元。

  这就是诱惑,对外资投行的巨大诱惑。

  “不同的是双方的思维逻辑。”身陷其中的李小加若有所思,“防止外资进来,你怕他来干什么?你又希望他来干什么?这个问题大家各有想法,但不是对应的,因此还会有相当一段时间外资想进,但监管当局不愿意。准入是渐进缓慢的过程,这是大家必须相信的事实。”

  从2005年起,摩根大通有计划通过收购辽宁证券进入中国市场的诸多传闻一直纷扰不停。

  “大家是不是挤死了要进?实际上所有的海外券商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到底是先行者之利还是后发者制人?大家谈的很多,成的很少。”李小加言。

  尽管入世3年内,中外合资投资银行当中,中外资比例不得超过33%。而根据《外资证券公司设立规则》中的明确规定:“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应当具备中国

证监会规定的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条件。”其中,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条件的第一条就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所以,外方实际上很难掌控合资公司。在控股权和管理权都无法获得的情况下,外资方面的经营风险不言自明。

  李小加对此认为:“证券业就像其他的金融服务业一样,是非常脆弱的行业。安达信百年老店,因为一件事情就可以轰然倒下。这个行业最大的资产不是别的,就是品牌,这意味着所有的大行进入任何一个新兴市场最关心的内容,最需要防范的风险是品牌风险,因为在新兴市场赚再多的钱,回报再大,出一件事所带来的后果和所有的回报也根本无法相比。为什么大的投资银行不愿意和国内的金融机构搞合资?同床异梦是很难受的事情,如果不能独立自主,暂时可以慢慢考虑。”

  “乌云散去”说

  “A股市场已经开始复苏,甚至今年有可能振兴。”虽然“门票”难得,但李小加对国内市场依然倾注热情。

  李小加曾经将2005年以前中国市场比喻成“牛仔时代”——一个谁都可以成为牛仔,也可以抢食禁果的时代。

  李小加表示,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在于激励机制失效和监管制度无威慑力。如果用“胡萝卜”和“大棒”来比喻证券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监管力量,他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是在全面保护的状态下开始发展的,但从目前的情形看来,证券行业的低迷与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前景背道而驰。

  “中国股市有太多的诱惑!”李小加表示,“禁果”比“胡萝卜”味道要好得多,许多企业明知吞食禁果会带来消化不良等种种后患,但面对丰厚利润仍然愿意铤而走险。例如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由于监管不到位,这样的违规行为仍然在屡屡发生。

  现在,乌云已经散去。李小加描述以前市场认为有泡沫和问题时,“就会指着天边,认为天边有乌云,有人说这个乌云是国企改革,有人说是

银行改革。”正因为乌云压顶,大家对资本市场一直持保留意见。“但是今年,大家也都比较谨慎,想找出点风险,找出点天边的乌云,可是现在看来,没有特别令人信服的数据显示今年会有什么大问题出现。这种情形激励大家有更多的激情投入到资本市场中。”

  摩根大通定期向全球机构投资者做调查问卷。根据最新一次的调查数据,有43%的机构投资者对今年中国股市预测是“看涨”,调查对象中已经有55%的机构持有了中国股票,而且有26%表示会在6-12个月内购入中国股票,明确表示不会持有的机构投资者比例降到了19%。

  “中国股市的发展十来年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出来的,能长到今天就很不错了,所以今天能抓住什么就先改什么,和前面的机体不合适就先不合适,因为这是机体根源上的问题。只能今天把胳膊改了,改了以后肯定血液是不通的,互相有抗体,但是改完了左胳膊和右胳膊,等所有的器官都改完了,突然有一天良性循环形成了,概念形成了,行为准则形成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了。所以不要苛求中国A股市场的改革,终有一天我们能够进入良性循环。”李小加侃侃而谈。

  李小加

  李小加,现任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及行政总裁。于2003年3月加入摩根大通,总体负责摩根大通在华业务特别是投资银行业务,他具有15年企业融资及顾问经验。

  在加盟摩根大通前,李小加于1994年加入美林证券,主要从事中国公司的企业融资项目。他从1999年起担任美林中国区的董事总经理兼总裁,负责中国业务的策略和发展,并牵头进行业内多项重大交易。李小加持有哥伦比亚法学院的法学博士、亚拉巴马大学硕士学位及中国厦门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曾在美国Davis Polk & Wardwell和Brown & Wood 律师事务所纽约总部担任律师,主要业务集中于证券及兼并与收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