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点再出发 中国证券市场繁荣之旅已开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08:09 证券时报 | |||||||||
本报编辑部 一 鸡年的最后35个交易日,证券市场升起了一轮暖阳。上证指数一气上涨了近200点,涨幅超过16%。
阳光又一次温暖了成千上万投资者寂寞已久的心灵,点燃了他们对于牛市的渴望。 乐观的情绪像小狗欢叫“旺旺”一样,在市场中荡漾开了:“A股市场的改革将带来熊市的结束,投资者的天堂即将来临。”“雨过天晴的资本市场将告别初级阶段,开始开创中国华尔街的‘汉唐盛世’。” 这些热情洋溢、不乏浪漫主义色彩的宏大预言,无疑是送给狗年中国证券市场最美好的祝福。我们为投资者信心的恢复感到高兴。我们欢迎市场乐观情绪的归来。我们为投资者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而振奋。 的确,中国证券市场压抑得太久、太久了。坐困愁城的投资者,早就渴望在沉默中爆发了。 过去5年,中国经济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居然敌不过股权分置和A股市场国际接轨压力等魔咒。熊市肆虐,一次次将投资者的财富梦想撕得粉碎,一次次让各色大师的牛市预言落空。证券市场悲情弥漫,投资者的信心、想象力跟市值一道缩水。 我们认为,这一次的宏大预言与过往不同,投资者的好梦更有希望成真。 我们相信,证券市场振翅高飞,迈向繁荣之旅已经开始。 二 我们认为,作出这样乐观的判断,固然不乏期望的成分,但理由仍然是比较充分的。 有些理由是众所周知的。其一,长期困扰股市发展的头号魔咒正在解除。股权分置过去普遍被视为中国股市低迷的万恶之源。去年4月底,疏浚源头的攻坚战终于打响,进展顺利得出乎意料。按照目前的进度,到今年年中,股权分置改革将基本完成。 按照流通股股东每10股平均获赠3股的对价基准,股改完成之后,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将跟海外市场特别是香港H股市场基本接轨。“接轨论”自我兑现,压弯数千万中国投资者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将被抖落。投资者该挺挺腰杆了。此其二。 其三,经过近年来的治疗,股市少了硬伤,长了新肉,身子变结实了。德隆系、闽发系、格林科尔系等豪门一一瓦解,一批垃圾上市公司退市;十多家高危证券公司退出江湖,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今年内要告一段落;上市公司清欠任务年底要完成;QFII、银行系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新生力量在壮大;新证券法、公司法年初已生效:这些都是证券市场加快新陈代谢、酝酿重大突破的前奏。 其四,经济整体表现好过预期。借助全国经济普查意外发现的2.3万亿国内生产总值和去年9.9%的强劲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全球排名一年间连升四级,打入四强。经济规模意外长个,使得许多原先畸高的指标看上去顺眼多了,增长可持续性的把握增大了。虽然今年中国经济称不上晴空万里,诸如产能过剩的云翳正在积聚,但“晴间有云”仍然是国内外宏观气象学家的主流预测。 基于这些理由,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接受了这样一个判断:证券市场的千点大底已经夯实。这个千点大底,已成为证券市场恢复性上涨并最终走向繁荣的新起点。 三 除了上述理由,我们的乐观看法更多地源自以下两大考量:一是股改完成后的全流通格局,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对外开放。对于这两者即将带给中国证券市场的震撼,很多人还估计不足。 股改预期稳定之后,市场的忧虑集中在新老划断、再融资恢复、新股发行开闸以及可流通股份上市等方面。这些确实是近在眼前、很现实的考虑。但是,如果视野局限于此,忽视了更大的画面,则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嫌。股改基本完成之后,市场将实现从股权分置时代到全流通时代的惊险一跃。这一跃意义非同寻常,将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博弈格局。 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全流通时代证券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将不再是基金、券商、保险机构、QFII或者其他力量,而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支付完对价、获得流通权之后,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可流通股份将占到市场所有流通股份的50%以上,超过其他所有类型投资者持股的总和。未来上市公司的股价涨跌,不能不看大股东的脸色。 更重要的是,一旦进入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事,将再也不能不看股价的脸色,因为股价涨跌直接和它们的利益挂钩。可以预见,股价最大化将取代净资产最大化、融资最大化,成为大股东追求的新目标。关心股价,维护股价,自利利他,将成为大股东分内的事。 股改启动以来,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试点已经开始,国资委也在酝酿以市值为重点的经营绩效考核体制,大股东、高管和股价之间的纽带将因此强化。参与股改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不少主动提高了流通门槛,承诺增持和保持控制权,以实际行动来关心和维护股价。强化这种纽带,善用这种关心,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人民币升值预期对股市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提升海外市场特别是香港市场中资股的估值水平,从外围化解A股市场的估值压力。人民币升值预期刺激下的资本流入,推动香港国企指数接连创出新高。海外上市的中资股迎来花样年华,拓宽了A股市场上行空间。 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以人民币定价的资产将面临价值重估,溢价是情理之中的事。国际资本进军中国,抢购中国资产的“大片”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价码稳步抬升:汇丰落子交行、美国银行联姻建行、高盛牵手工行、英博收购雪津啤酒…… 价值重估带来的热力同样感染了证券市场。无论是米尔塔入股华菱管线、瑞银重组北京证券,还是QFII大举入市、合资基金公司抢摊卡位,背后都晃动着价值重估的身影。 我们认为,乘人民币升值之东风,加快对外开放,有望成为中国证券市场走向繁荣的催化剂。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相得益彰。改革吃紧,开放就要多出力。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局面焕然一新,即为明证。 今年初,证监会、商务部等5部委联合发文,为外资战略投资A股开了绿灯。绿灯亮了,外资通往A股市场的路更顺畅了。全流通环境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必将激发各路资本角逐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热情,市场化的并购重组将日趋热络。一些不被国内资本看好的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很可能成为外资眼中的“西施”。证券市场的活力也将随之而来。 四 去年8月8日,本报编辑部在《从千点走向繁荣》一文中,曾经小心翼翼地提出:中国证券市场从千点走向繁荣之旅,已经开始。半年来的市场变化,初步印证了我们当时的判断。 时隔半年,基于上述各项理由,我们再度重申这一判断。 同时,我们也认为,不应将证券市场的繁荣等同于股指飙升。股指的涨落只是反映股市繁荣程度的指标之一。证券市场功能全面发挥、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创新活动百花齐放、并购重组活跃、市场层次和产品结构趋于丰富等,都应该成为繁荣的重要内涵。 新的繁荣应当有别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非理性繁荣。那时候,在政策干预、舆论鼓噪和资金推动的合力下,上证指数也曾领略了2000点之上的好风光。遗憾的是,人造风景很快凋零,并且市场为此付出了5年调整、1万亿流通市值损失的惨痛代价。新的繁荣应该是市场内生的,是价值发现的,也是可持续的。 繁荣之旅虽然已经开始,但真正要进入佳境,尚需时日。毕竟,证券市场重建诚信和秩序,消化历史包袱,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证券市场走向繁荣的过程,肯定不会是晴空万里、一帆风顺的。这当中,云翳暂时遮住阳光,新的变数令人短暂迷失,都是可能的。短期内,经济增速放缓,周期性行业见顶回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降,扩容箭在弦上等等,都可能成为麻烦制造者。投资者对此应该有所警惕,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 我们希望,2006年,管理层能够继续重视市场稳定,重视投资者回报,为投资者休养生息创造宽松的环境;继续大力增加长线资金供给,抑制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式的融资冲动;继续致力于市场基础性建设,消除制约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继续加强监管,依法治市。惟其如此,证券市场的繁荣之旅才可以少走弯路,走得更加顺当。 五 我们的结论是:从千点再出发,中国证券市场走向繁荣之旅已经开始。 我们建议:有兴趣的投资者,请您抓紧时间,在合适的站点上车,上车后请系好安全带。 我们祝您旅途愉快,满载而归!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