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石油公司合并 > 正文
 

私有化概念板块走势强劲 成为主题观点为时尚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 16:46 证券时报

  □ 见习记者 陈英/文

  12月13日,焦作万方被嫁入中国铝业消息一传出,股票即告涨停。结合此前山东铝业、中原油气(资讯 行情 论坛)、兰州铝业等蕴涵“私有化”概念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显著表现,有市场人士指出:“私有化”概念将成为未来A股市场主题。目前市场上比较关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中国铝业等三大集团的“私有化”行为。

  中石油:要约收购 迭创先河

  新闻回放:10月31日,中石油及其控股的3家上市公司吉林

化工、辽河油田和锦州石化分别发布公告显示,中石油将出资61.5亿元现金要约收购辽河油田和锦州石化所有流通A股,收购吉林化工所有流通A股和H股,收购价较市价溢价6.9%至18.8%。这是近年来国内A股市场上首次以终止上市为目的的要约收购。

  “私有化”猜想:本次收购案创造了数个第一:首次以终止上市为目的的要约收购;首次同时对3家上市公司发出要约收购;首次“A+H”的要约收购;首次有条件的要约收购;首次国内高溢价要约收购。

  有市场人士指出,“中石油将3家公司流通股回购后,整合石油开采、石油炼制、化工三个子产业链为一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链,特别是由于3家公司所在地域互相比邻,运输成本很低,整合完成后的收益远大于三者现在效益的简单之和;当前,回购还可以‘绕’过股改,不必支付对价。” 

  中石化:公司众多 黑马摇篮

  新闻回放:11月3日,在香港上市的镇海炼化发布公告称,公司H股将于当日上午9:30起暂停买卖,待公司发出有关公司私有化建议之通告。随后中石化表示,其将回购镇海炼化全部H股,价格为每股10.5港元至11港元,回购完成后,镇海炼化将从联交所退市,这意味着中国石化整合旗下上市公司的战略正式打响。

  事后,中国石化董事会发布澄清公告,在公告的最后称:“目前,就未来有可能进行的私有化,中国石化就时间、价格、其他条款而言并没有确实的计划。”其对“私有化”的未来隐隐约约透露了一种“可能”。

  “私有化”猜想:目前中国石化拥有13家上市公司,上海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和仪征化纤同时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北京燕化和镇海炼化(1128.HK)发行H股上市,其余都在A股市场上市。按照当前的股价计算,市值总计约达到110亿美元。而这些公司业务均与大股东中石化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和各种关联交易,这对中石化发展造成诸多不利,进行回购整合已成为中石化打造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必然举措。中石化若采取回购模式,对资金的需求将非常大。因此,将旗下所有上市公司全部用现金收购的可能性不大。

  中银证券分析师王晓江认为,中石化之所以选择在此时率先整合镇海炼化,其实和去年回购北京燕化的理由一样:因为这两家公司都是单纯的H股,而H股当下和A股依然存在不小的价差,收购H股相对比较划算。这样从易入难,中石化的整合大计才会有条不紊。

  中国铝业:欲说还休 意图清晰

  新闻回放:近日,中国铝业表示,正就将山东铝业股份和兰州铝业股份私有化作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其股改进程亦在研究之中。对于外间询问,中国铝业和其主要保荐人中信证券始终保持着沉默,而事实上,中国铝业登陆A股的脚步声已日渐清晰。

  “私有化”猜想:不同于中石油,中国铝业发行A股意愿相当明确,在积极筹备A股融资上市的背后,A股公司的股改不断推进,中国铝业对下属控股公司的整合变得迫在眉睫。12月14日,中国铝业做出收购焦作万方29%股权并让焦作万方先行股改的安排计划,其整合旗下A股公司的思路初步显现:对于上市公司整合问题,中铝不会采用单一的“私有化”行为。

  市场人士认为,山东铝业则不同,股权结构相对简单,除了中国铝业一家非流通股东外,其余股东均为流通股东,而且,中国铝业已持有71.43%的绝大部分股权,进行要约收购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山东铝业是中国铝业私有化上市子公司的首要目标。

  “主题化”观点为时尚早

  综其而论,中石油、中石化、中铝确有众多相同之处,都已经或即将“海归”,与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业务同为上下游关系,并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而且子公司都面临股改。种种“私有化”的市场行为最终目标终究离不开“简化集团结构、提高供应链效率、提高管理效率、业务整合和资本配置” 等多个方面考虑。早前,部分大中型企业,特别是“海归”公司,其整体战略的考虑早已使得A股市场出现了极强的私有化动力。

  随着股改提速,全流通的预期越来越强烈,整合战略被股改提速而蒙上了依稀“被动私有化”的色彩。理由很简单,因为股改提速意味着那些控股股东是H股上市公司的A股公司也得在近期拿出股改方案,而股改在一定程度上就得支付对价,支付对价会影响控股股东的H股股东利益。如果让原来按股权分置方式上市的非流通股先随被收购的流通股一起退市,再按全流通的方式重新上市,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实现全流通的合法途径。至于究竟以何种方式达到“整合”的最终目标,各家自有各家的招,“私有化”不过是“降龙十八掌”的其中一式,如果说,“私有化”成为A股市场的主流,此观点委实过早。目前的“私有化”范围主要局限在那些控股股东是境外上市公司的

股票,且控股股东认为旗下上市公司的价值被低估了,同时也不能完成正常的融资等上市行为,一旦再融资闸门打开,还可以享受再融资等待遇, “私有化”浪潮大规模展开则并不现实。

  (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