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妙文 > 正文
 

深度研究报告走俏 无冕之王成长起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07:44 中国证券报

  (记者 吴育平 吴杰)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及投资理念的不断转变,证券市场盈利模式也较以往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研究创造价值”这一昔日仅仅停留在口头的口号,已悄然成为证券投资过程中的主流思想。如果说主流资金左右市场可以称王,那么权威研究报告的制作者———资深研究员,在证券市场上的地位更像是“无冕之王”。

  身处激烈竞争漩涡的经纪业务更强烈地感受着这种变化。深圳国信证券某经纪人告诉记者:“过去大家都喜欢给客户看图说话,从技术和消息层面角度给客户‘咨询’。现在算是明白了,我们再怎么分析也比不过专业研究机构的系统研究分析。如今我们的主要工作除了给客户端茶倒水服务好,最重要的是把权威机构的研究报告第一时间送到他们手中。”虽然只是寥寥几张A4纸片,但却能够影响到一大批实力机构的投资决策,这便是目前市场日益流行的研究报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证券研究在市场上今日的地位,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证券市场开始重视研究报告始于1996年,当时以君安研究所为代表。

  “研究报告在市场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和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理念的变化息息相关的。2001年以前,在旧有的盈利模式下,投资品种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由资金实力来决定的,‘垃圾股成金’的神话随处可见,投资的依据很多是‘听消息、跟项目’,当时的研究报告更多的是一种陪衬”,国泰君安研究所副所长谢建军博士告诉记者,“近两、三年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大发展,对提升研究报告的市场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基金、券商乃至其他大大小小机构的投资决策都有着一套规范的程序,对投资品种的筛选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一个股票能否被列入备选股票池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该股票是否有研究机构跟踪研究它,是否有相应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推理过程以及结论是否有说服力。

  已有的调查则显示,研读、筛选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是每个基金经理进行投资决策前的必修课。有的基金经理甚至明确表示,其对上市公司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研读分析师的报告来完成的。目前投资者对研究报告的关注度空前提高,研究成果在时刻影响着市场,引导着市场主流资金流向。

  曾几何时,以成功独立市场化运作的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在最初开始向投资者推广其研究咨询服务产品时,几乎无人接受收费看报告的事实。若干年后的今天,研究报告发掘价值、付费买报告、有偿享受咨询服务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广为接受。在价值投资开始盛行的2003年、2004年,大量机构主动联系以申万研究所为代表的一流研究机构,要求购买其研究报告和专业服务。

  超前研究创造价值

  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及壮大,证券研究对市场盈利模式的改变也正悄然加快。2001年开始的股价结构性调整,也为证券研究的市场地位的提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一个股指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跌时重质、涨时重势”的理念使得证券研究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加之近几年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和部分行业景气度持续升温,深沪两市近几年也跑出类似于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深赤湾(资讯 行情 论坛)之类的大黑马。“这几年指数天天跌,而部分质地优良和成长性突出的上市公司股价却逆市走出时间跨度长达数年的大行情,这种现象的出现在2001年是无法想象的,这也折射出证券研究的巨大威力”,某券商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告诉记者。

  早在2002年年中,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就通过行业深度研究和比较研究,发现以钢铁、汽车、石化、电力等为代表的行业开始周期性上升,迎来高成长机遇,并从2002年末向机构投资者集中推介。2003年,以五大板块为核心的大盘蓝筹股精彩演绎,走出一波惊人的行情。国泰君安研究所在2003年12月和2004年3月举办的股市投资策略研讨会上,分别首推的钢铁和石化行业,也引起了市场的热烈响应。今年年初,以国泰君安为代表的部分研究机构也提出谨慎防守的投资概念,并郑重推出医药等防御型板块。深沪两市上半年来的走势也再度验证了上述判断。

  也正是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这些“第一手”的研究报告奇货可居,成为众多机构的投资标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投资方向。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每半年跟踪评估一次分析师做出评级的研究报告的市场表现,发现绝大多数个股在推荐后的3~6个月内,累计收益远远超出短期收益。这说明,有研究作为基础的上市公司价值挖掘,是值得信赖和长期持有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