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监管趋严是主流 消费贷难以进一步大幅增加

明明:监管趋严是主流 消费贷难以进一步大幅增加
2019年03月27日 07:4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消费贷快速增长,是风险还是机会?

  来源:明晰笔谈

  文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报告要点

  居民贷款近年来一直增长迅速,于2017年达到最高增速,去年底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整体同比增速仍达到17%。我们认为居民贷款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银行存在增加消费贷的动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P2P爆雷等。由于消费贷目前存在诸多的风险和隐患,因此我们认为监管趋严是主流,消费贷难以进一步大幅增加。

  居民贷款近年来增长迅速。居民贷款近年来一直增长迅速,于2017年达到最高增速,同比上升24%,去年底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整体同比增速仍达到17%。居民短期消费贷增长势头强劲超过中长期消费贷款。从长短期贷款各自的消费贷占比来看,中长期贷款的消费贷比重一直高于短期贷款中消费贷的比重。

  居民贷款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银行有增加消费贷的动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P2P爆雷等。货币政策宽松叠加宏观经济影响,银行增加消费贷的动力增大。居民借贷消费的理念的确在不断深入,居民短期贷款由此增加。P2P的爆雷,也使部分原本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消费信贷回到了银行体系。

  消费贷目前存在诸多的风险和隐患。第一,消费贷并未真正促进消费,那从2016年底至2017年底,消费贷的资金没有用于日常消费,主要流向了住房市场。第二,消费贷款自贷款公司流向个人之后,由于缺乏监督和统计机制,对其流向很难加以判别。第三,在去杠杆周期中,消费贷款的不良率可能上升。存量较大的消费贷与地产牵连,将对市场形成连锁反应,影响加大。

  监管趋严是主流,消费贷难以进一步大幅增加。银行通过消费贷的方式变相对居民增加信贷投放,此举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将会增加。并且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会间接推高房价,造成资金在金融领域的空转而不产生实际价值。并且从去年以来实体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政府较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对消费贷的监管将会加强。

  整体而言,今年来地产行业的繁荣刺激了居民消费贷的快速增长,在监管严格的管控下中长期消费贷增长有所放缓,而在货币政策宽松的条件下银行可投资资金增加,于此同时居民消费观念向短期信用消费转变,导致短期消费贷增长更为显著,但长期来看,只有居民收入名义增速稳步上升才能支撑持续上涨的杠杆,如何平衡风险和机会是处理消费贷市场的核心。

  正文

  居民贷款是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去向之一,其中消费贷的增长更为显著。消费贷在一定程度上对与消费的增长具有正面意义,但是如果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等行业则一方面背离了经济转型的目标,另一方面对实体企业而言其融资额度可能受到挤压,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将加剧。最新的金融数据显示,2月居民贷款出现下滑,特别是短期贷款下滑明显,那么影响居民贷款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未来这一现象是否能够成为趋势,我们将在下文进行探讨。

  居民贷款近年来增长迅速

  居民贷款近年来一直增长迅速,于2017年达到最高增速,同比上升24%,去年底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整体同比增速仍达到17%。居民贷款目前以中长期贷款为主,从2015年至今虽然中期贷款的比重微升,但基本比例不变,即中长期贷款占七成左右。居民的短期贷款是指借款期为1年以内(包括1年)的贷款。居民的长期贷款是指款期为1年以上的贷款。从贷款用途来看,住户贷款分为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其中,消费贷款主要用于居民消费,居民经营性贷款主要用于补充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租赁商铺、购置设备等。

  居民短期消费贷增长势头强劲超过中长期消费贷款。目前消费贷款总体占住户贷款总体比重很高,根据2019年2月的数据,目前占比为78.99%。也就是说在居民总体贷款中,消费贷款占八成左右。从消费贷款的总量变化来看,中长期消费贷款和短期消费贷款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中短期消费贷款的增长速度更快。2019年2月,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达到30.15万亿,同比上升18.21%,环比上升0.7%。居民短期消费贷款达到8.41万亿,同比上升20.24%,环比微降0.29%。

  从长短期贷款各自的消费贷占比来看,中长期贷款的消费贷比重一直高于短期贷款中消费贷的比重,中长期贷款中消费贷款的比重自2015年以来一直高于八成,并且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最新数据显示占比达到85.30%。这可能是由于中长期的贷款中以住房贷款为主,近些年居民对住房的资金需求日益旺盛有关。短期贷款中消费贷款的比重从2015年的40.5%到最近的62.4%,实现了主体地位的转变。短期贷款中消费贷款占比的提升可能与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信用卡使用更为频繁有关。

  居民贷款快速增长的原因

  相比企业贷款单笔贷款金额大但风险高,居民贷款具有单笔贷款金额小但不良率较低的优点。银行给个人的消费贷款更多地倾向于关系型贷款,关系型贷款是指为金融提供的一种特殊的融资服务:这种服务旨在通过投资获取客户的特定信息,通常是专有性的信息,并通过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的多方位交互关系来评价这些投资的盈利前景。关系型贷款能够在充分了解客户的基础上很好地降低不良率。2017年12月底信用卡不良率仅为1.6%,低于2016年的1.9%,自2010年以来,信用卡不良率一直在2%以下。

  货币政策宽松叠加宏观经济影响,银行增加消费贷的动力增大。一方面,目前货币政策逐渐走向宽松,流动性总体上升,银行资金更为充裕,可投资的资金增加。另一方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今年以来经济增长放缓、企业需求走弱等宏观环境的变化,企业贷款的数量和质量呈现下滑态势,促使银行更加重视面向居民的零售业务。

  短期贷款一般无需抵押,但利率更高,因此银行的收益也更大。根据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显示,2018年底,个人一般贷款利率为5.91%,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75%。从2010年至今的情况来看,个人一般贷款利率始终高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虽然最近利差有所收窄,但个人一般贷款利率一直处于高位。例如近年银行力推的各类信用卡分期业务,分期手续费一般可以达到每月0.6-0.8%左右,那么对应的年化利率就可能接近10%。因此银行有动力去推广个人短期贷款。

  另一方面,居民借贷消费的理念的确在不断深入,居民短期贷款由此增加。消费信贷近年在互联网金融的助推之下发展迅速。我们以信用卡消费这一典型的居民借贷消费为例,自2016年底以来,信用卡人均持卡量逐渐上升,增速高于2016年前的情况。2018年12月信用卡人均持卡量为0.47张,相比去年同期上升30%。但相比美国的人均持卡量为2张的数据,我国仍有空间。与此同时,信用卡信贷总额自2016年底开始同步上升,目前信用卡信贷总额量为15.4万亿,相比去年同期上升23.3%。信用卡使用量的上升一方面得益于银行的零售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人们信用习惯的转变。

  新兴一代具有使用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消费习惯。年轻人超前消费的习惯较为普遍,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易于获取,尝试过的比例高。比如像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众多互联网短期贷款、提前消费的产品已经成为了青年人耳熟能详的消费方式,对“先消费再还款”的模式接受度普遍比较高。互联网短贷产品的普及也带动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良好的信用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资产。

  P2P的爆雷,也使部分原本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消费信贷回到了银行体系。从2012年起,中国网贷平台进入了爆发期,仅2012年国内含线下放贷的网贷平台全年交易额已超百亿。接下来两年,中国P2P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行业整体交易规模突破2500亿元,比2013年上涨接近140%。但从15年底开始,P2P平台数量开始减少,从2015年底的3543家,一路向下减少到今天的1056家平台。并且随着17年底监管对P2P加强指导,推进整改与登记,不少违规平台问题开始暴露,甚至出现违约、清盘。17年8月起,P2P平台的成交额从2500亿元左右锐减到今天的不足千亿规模,今天2月同比降幅为43%。这过程中一些原本在统计之外的居民信贷也重回了银行表内。

  消费贷的风险和隐患

  消费贷并未真正促进消费

  目前居民短期贷款中的消费贷主要用于居民日常消费,因此消费贷的增加有助于增加居民的消费动力和消费能力。我们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代表居民消费能力的增长。但是我们发现, 2016年10月至2017年底这一段时间内,尽管居民短期消费贷增速飞快,2017年消费贷同比增幅上升21.7%,但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和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额同比却发生了小幅下降,同比增幅下降0.45%左右,由此可见,在这段时间内,短期贷款带来的现金流并没有很好的转换为居民零售消费。

  那从2016年底至2017年底,消费贷的资金既然没有用于日常消费,那究竟去向何方了呢?我们认为主要流向了住房市场。从数据看,2017年居民短贷和非房贷的中长贷,可以弥补消费贷款流向缺口。 2017年一方面房贷比16年少增了2.2万亿,而居民中长贷仅少增0.4万亿,另一方面居民短贷同比多增1.2万亿,我们认为,这其中都可能有一部分实际流入了楼市。并且在2017年底,多地人民银行分行紧急发文,规定限制消费贷款进入房地产市场。

  消费贷流向难以控制

  消费贷款自贷款公司流向个人之后,由于缺乏监督和统计机制,对其流向很难加以判别。目前,根据消费贷款申请人申请时的理由,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大件耐用品如汽车的购买、旅游等增值服务的购买、个人住房装修、结婚、劳务费以及以上贷款派生出的各种专项贷款。但是目前消费贷款的查找机制十分困难,一般想要查找其流向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因此尚未形成监管机制。

  目前针对消费贷的流向已经有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法规。法规多从贷款数量和加强审批入手,并提高违规运用资金的代价。比如2017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联合发布红头文件《关于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明确规定原则上不能发放金额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各商业银行贷前必须严查交易真实性,严禁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投资以及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款等行为。2017年9月,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银监局下发《关于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规定深入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自查自纠工作,加大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日常监测和检查力度。

  从2018年起初,短期贷款中的消费贷款同比迅速下降,从最高点的40%多的增速下降至20%多的增速。这主要与加强P2P平台的监管有关,使得巨大的消费贷款减少。但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并没有发生滑坡,总体比较平稳,增速下滑幅度为1.7%,和消费贷总款总体增速下滑一半相比,下滑幅度较小。这说明其实居民用于日常消费的现金流很少依赖于消费贷款,消费贷款基本用于大件耐用品。另一方面,说明此前各地出台的监管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使得居民原本的零售领域没有收到太大冲击。

  去杠杆周期中,可能对市场形成连锁反应

  在去杠杆周期中,消费贷款的不良率可能上升。目前结构性去杠杆确实达到了阶段性目标,但防范金融风险的攻坚战是一项中长期任务,并未完全结束。从美国去杠杆的经验来看,在快速去杠杆的背景下很有可能引发消费贷款的不良率迅速攀升。美国快速去杠杆,消费贷的不良率上升很快,从2006年3月的2.78%迅速攀升至2009年9月的4.7%。虽然目前我国的消费贷款不良率较低,基本在2%以下,属于风险可控的水平。但是未来如果去杠杆进程加快,将会导致消费贷不良率大幅上升的风险。

  进一步说,存量较大的消费贷与地产牵连,将对市场形成连锁反应,影响加大。对于使用消费贷买房群体来说,他们利用消费贷和抵押贷款加的杠杆比较高。但是如果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那么可能会出现所购房屋无法出手的情况,从而造成资金断裂。这将使得银行的消费贷和抵押贷款的不良率都快速上升。因此会在整个市场上,形成一个连锁反应,推高银行整体的不良率。

  未来趋势

  今年二月金融数据显示短期贷款出现了下行,虽然历年年初都有下行但这一现象仍值得关注。此次二月短期贷款值为-1452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当月值为-2932亿元,企业为1480亿元。为了排除春节因素的考虑,我们发现居民短期贷款同比下降2463亿元,为近五年以来的最低值,并且目前消费贷款占居民短期贷款的六成以上。

  目前对消费贷流向房地产的监管已经加强。房地产调控措施仍趋紧,整体房地产市场比较低迷,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消费贷买房相当于埋下了一颗隐形炸弹。3月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栗战书表示,“集中力量落实好党中央确立的重大立法事项,包括审议民法典,制定房地产税法等,立法调研、起草,加紧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因此从政府最新的表态来看,要坚持“房住不炒”,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的立法。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下半年很难大幅放松,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很有可能持续维持在低位,这样下半年消费贷的风险可能会进一步暴露。

  消费贷会实体经济产生损害,监管趋严是主流,消费贷难以进一步大幅增加。银行通过消费贷的方式变相对居民增加信贷投放,此举将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将会增加。并且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会间接推高房价,造成资金在金融领域的空转而不产生实际价值。并且从去年以来实体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政府较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对消费贷的监管将会加强。

  债市策略

  整体而言,今年来地产行业的繁荣刺激了居民消费贷的快速增长,在监管严格的管控下中长期消费贷增长有所放缓,而在货币政策宽松的条件下银行可投资资金增加,于此同时居民消费观念向短期信用消费转变,导致短期消费贷增长更为显著。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今年2月份刨除季节性因素外居民短期贷款仍出现明显下滑,这虽然是短期现象但是未来与监管方向相左的流向地产行业的消费贷大幅增长的趋势恐难以再现,但短期内居民贷款对企业贷款仍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仍将是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此影响下未来货币政策将维持空松,综上,我们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3.0%~3.4%的判断,未来如果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地,我们认为10年国债仍可能突破3%,达到2.8%的水平。

  市场回顾

  利率债

  2019年3月26日,银行间质押回购加权利率大体下行,隔夜、7天、14天、21天和1个月分别变动了-7.88bps、6.65bps、-23.81bps、-1.99bps和25.23bps至2.54%、2.72%、3.87%、3.09%和3.21%。国债到期收益率总体下行,1年、3年、5年、10年分别变动-0.89bps、-1.89bps、-1.73 bps、-1.98 bps 至2.47%、2.74%、2.99%、3.06%。上证综指收跌1.51%至2,997.10,深证成指收跌1.94%至9,513.00,创业板指收跌2.32%至1,630.19.

  周二央行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

  【流动性动态监测】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2017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2018年3月对比2016年12月M0累计增加4388.8亿元,外汇占款累计下降4473.2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5562.4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下降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

  可转债

  可转债市场回顾

  3月26日转债市场,平价指数收于96.06点,下降1.97%,转债指数收于113.33点,下降1.68%。128支上市可交易转债, 5支上涨,123支下跌。其中凯发转债(9.56%)、天马转债(3.35%)、康泰转债(2.03%)领涨,广电转债(-8.12%)、道氏转债(-6.07%)、长久转债(-5.98%)领跌。128支可转债正股, 13支上涨,115支下跌。其中,凯发电气(10.04%)、天康生物(9.99%)、天马科技(4.31%)领涨,广电网络(-10.02%)、旭升股份(-10.00%)、杭电股份(-8.13%)领跌。

  可转债市场周观点

  上周转债市场依旧表现出不乏弹性,多数个券上涨,部分热点板块的个券也表现出不亚于正股的高弹性。而随着权益市场的逐渐企稳,下修、赎回等条款博弈也重回舞台中央。短期而言权益市场暂且观望情绪较浓,映射至转债市场我们依旧建议投资者从两方面着手,逐步兑现高价个券的beta收益,同时寻找aphla增量的机会。

  上周打新市场的变化也意味着转债的一级市场步入了新阶段。打新市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网下申购环节,前期转债的强势表现以及更具吸引力的发行条款成功吸引了更多且更多元的账户进入打新环节,但信用申购规则下出现了部分多账户超额顶格申购的现象。随着此次收紧,一级市场中签率有望明显抬升,换而言之降低了机构投资者在一级市场获得足够筹码的难度,部分新券上市后的热捧态势有望趋弱。无论如何,清理乱象有利于转债市场更健康地发展。

  我们在上周周报中详细讨论过二级市场的新变化。随着年报及一季报逐渐进入披露期,考虑到行业龙头在转债市场的选择有限,我们建议关注部分前期预期较弱,但近期出现一定好转态势的相关板块。除去传统的基本面alpha,我们进一步关注正股层面波动率下的潜在个券alpha,其中尤以已经下修个券为方向。当前发行人已经较为充分地了解转债这类产品的特性,下修转股价往往不是发行人的最终目的、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因此其中或存在潜在的aphla机会。至于传统的beta机会我们依旧重申精挑细选、去弱留强的宗旨,大基建、5G等板块依旧是重点方向。

  落实至具体操作层面,我们依旧建议把握两条主线:一是以溢价率作为核心参考因素,在具备充分弹性的背景下关注潜在的beta收益,把握部分行业景气度向上或是受到政策支撑的部分标的,建议以基建、新能源、军工、传媒、泛消费电子等方向为主;二是以价格作为核心参考因素,在上涨空间相对充足的背景下关注潜在的alpha收益,具体建议关注环保、汽车产业链等方向。

  具体标的方面,对已经满足或者正在触发赎回条款序列中的标的,我们向投资者重申逐步兑现收益的建议,也会逐步将这类标的移出我们的组合。建议重点关注长证转债天康转债旭升转债国祯转债光华转债百合转债航电转债海尔转债、凯发转债、岭南转债以及银行转债。

  风险提示:个券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股票市场

  转债市场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永乐

消费贷款 转债 居民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04-03 天味食品 603317 --
  • 04-02 迪普科技 300768 --
  • 04-02 博通集成 603068 --
  • 03-21 三美股份 603379 32.4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