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股市焦虑症:看看商业标杆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4日 17:56 经济观察报

  我们为去年以来股市的狂飙突进而欢呼雀跃,却也不时对我们举行庆功会的舞台底部投去怀疑的目光。

  的确,狂飙突进和轰然倒塌同时发生并非没有可能。我们看到,5年调整换来的牛市让人们开始相信中国股市已经步入价值投资的黄金时代,但当专家唱空以及管理层干预双管齐下的时候,市场变得脆弱,调整和震荡又开始了。而资本市场之外的商业现实中,当日进斗金和生态失衡并驾齐驱、飞黄腾达和道德沦丧如影随形的时候,我们惟一确定的是我们其实很焦虑:希望在哪里?信心在哪里?

  对舆论与政策的过度敏感以及仅仅因此就可以直接导致股价波动,反映了我们还处在从政策市到价值投资的痛苦转型中,同时也反映了公司信任度在投资者心目中过度缺失的现实,而恰恰是公司信任度应该成为投资者信心的最佳支撑点——制度环境等宏观要素固然可以左右局面,但公司微观事实却不容抹杀,正所谓“清者自清”。

  所以,中国股市实现转型的关键点恐怕在于投资者信任方式的转型。

  《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率先觉察到推进信任方式转型的重要性,所以在3年前就发起了中国上市公司信任度研究。该项目从会计责任和公司治理的角度对公司信任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过,这项研究当时具有较浓的审判和约束色彩,更多的是评判一个公司是否“诚实”。但是,作为有赢利要求的机构,公司仅仅做到“诚实”就可以了吗?显然,我们给公司投信任票、购买它的股票,是因为我们相信公司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因此,我们还应该考量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商业标杆”正是从引导和激发的角度,去寻找那些可以说明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商业事项。2005年3月以来,经济观察研究院“商业标杆”课题组按照“重要性、创新性、可借鉴性”标准,每月都推出一个“月度商业标杆”排行榜。由于建立在一定的研究及评价模块基础上,强调案例的“重要性”、“创新性”、“可借鉴性”,拥有相对科学的评选研究及推广流程(建立研究及评价模块——案例监测——网上投票、问卷调查、专家评分——月度“十大商业标杆”——重点案例研究、月度话题推广、专家推荐——“年度商业标杆”候选案例——网上投票、报纸公示、50位业内专家推荐评分、评委会审核——专家点评复核——获奖名单——“专家+记者”组合实地调研——为期1年的后期整合传播),并倚赖国内领先商学院的学术支持,我们对该研究能否完成它自己的使命信心十足。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所做的事情一旦符合“商业标杆”标准,它的股价就应该上扬,即便不是即刻反应,也应该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反之,该公司则是不值得信任的。

  2006年初起,《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商业标杆”课题组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展开“2005年度商业标杆”评选活动,并举行“2006商业灵感论坛”和相关研究研讨,反响巨大,获得了广泛认同。现在,我们又从2006年各个月份的“月度商业标杆”和分类排行榜中筛选出了大约150个候选案例。这些案例大多来自互联网和高科技等富于创新、高度市场化的行业,而由于金融业改革的深入,相关案例也比上年增加很多。我们不想错过其他好的案例,如果你觉得还有更加典型的案例,希望你尽快推荐给我们。我们希望继续和专家、各界人士一起,评出20个最具有商业价值的“2006年度商业标杆”,并以此继续倡导商业活动与

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海川)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