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输送难言赚钱 政策倾斜未必能救券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 11:55 每日经济新闻 | |||||||||
黄湘源 特约撰稿 基金券商都“不听话” 在券商和基金之间,证监会现在的政策倾斜似乎更多的偏重于券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券商的情况比基金更令人值得信赖。相反,券商的问题其实已到了选择生死存亡的临界
不过,听话效应同赚钱效应并不是一回事。想当初,基金不也是证监会心目中的好孩子吗?要不,怎么会有钦定的“稳定器”之说?但事实证明,基金的高速发展非但没有给基金持有人带来赚钱效应,没有给市场带来稳定,反而在基金持有人最需要弥补亏损的时候充当了夺路而逃的逃兵,在市场最需要稳定的时候充当了出卖稳定的“空军司令”。 优惠政策换来听话效应? 同样,证监会对券商的优惠政策换来的与其说是赚钱效应,不如说是听话效应。而且,事实一再证明,听话效应既没有给市场带来稳定,也没有带来赚钱效应,带来大牛市。 那些所谓的好券商和那些坏券商相比,到底有多大的区别呢?如果不是同样有大量挪用客户保证金等问题,他们为什么如此迫切需要大规模注资呢?问题是,注资虽然可以填平历史窟窿,但如果券商的经营理念没有根本的改变,那么,合法批准的集合理财产品和私募的集合理财产品也就只有形式上的不同,本质是一样的。 政策倾斜未必能救券商 我们并不反对拯救券商,但是,离开了合法合规经营这个前提,光是靠政策倾斜未必救得了券商。在这方面,基金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同样,如果证监会有意通过扶助券商进而给市场带来赚钱效应,那么,也许会事与愿违。在这方面,基金也是一面镜子。 无数事实证明,无论是券商还是基金,无不是欲壑难填的利益集团。以牺牲市场整体利益或大多数投资者利益为代价进行的利益输送,也许不难换来某些利益集团一时一事的听话效应,但对于失去了公平的市场是没有效率和效益可言的,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什么赚钱效应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