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宜之计不是同花顺 权证新政不具规范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10:31 每日经济新闻 | |||||||||
黄湘源 上周四,刚上市交易的招行权证由于成交过于巨大,导致交易所部分客户终端出现行情中断,从而引发市场恐慌性抛盘。上证所随即采取应急措施,次日即将权证实时行情成交量由份改为百份。
然而,笔者平时看盘的“同花顺”一直到新规实施当日下午的1∶07才显示出成交量,此前一上午所显示的分时成交量均为零。并且,在本周的行情显示中,个位的分数显示又复辟了。 据笔者所知,使用“同花顺”软件的券商家族为数甚众。尽管其他的“同花顺”情形如何不得而知,别的交易软件的情形也未必都如此,笔者管见所及的不顺畅和不统一也许只是一种个别的现象,不过,上证所应对权证事变的万全之计竟然失之交臂于“同花顺”,能没有遗憾吗? 权证在其被大力推出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副万事如意的“同花顺”。但是,权证重出江湖的表现却令那些为之不顾一切地吹拉弹唱的人大惊失色。上证所无法去治那些充分利用了T+0功能反复炒作的投机者,只好对那些敢于违规给他们提供融资的营业部施以家法;而为了避免暴炒宝钢权证的一幕在投机性更强的新钢钒认沽权证重演,惊慌失措的深交所更是不惜侵犯投资者的利益,推迟了早已到达股东账户的新钢钒权证上市交易的日子,非要与万科权证和鞍钢新轧权证一起“打包上市”不可,以致还惹来了一场被投资者诉为侵权的无妄官司。 当找到那个据说可以抑制权证投机炒作风险的创设机制的时候,上证所想必又一次为发现了“同花顺”而又惊又喜。可是,事与愿违,创设光临以来的权证市场却只有“和而不同”。对于为了权证而少拿甚至未拿到应有的对价补偿的流通股投资者来说,他们在股改中刚拿到手的权证被强加于人的外部创设不由分说地摊薄了利益价值,等于被老千玩了一把。由于无法认同权证创设对股改权益的侵犯,万科、新钢钒等推出权证方案的股改公司向深交所明确提出了拒绝创设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尽管热衷于向券商进行利益输送的上证所目前的权证创设已由连续创设发展到实时创设阶段,而深交所方面则至今依然按兵不动。不仅如此,即使属于上证所管辖范围的宝钢权证也没有接受创设。 目前,与权证和权证创设同行的,非但一点也没有它的倡导者所推崇的香港市场那样的“窝轮”效应,反而导致主板失血和大盘边缘化。尽管如此,迹象显示,权证扩容却一点也没有稍微收敛一些的意思,上证所对于50ETF权证的推出更是“贼心不死”。所谓上证50ETF权证,其实相当于变相使上证50成份股“T+0”。试想,仅仅是六七只T+0的权证,在一个短得不能再短的时间里,就一举超越了拥有上千只权证的香港权证市场的全部成交量,创造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权证市场的全球之最,那么,一个拥有50只成份股的上证50ETF权证的T+0岂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把所有的权证市场甩在身后了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投资者来说,严重的问题不仅在于无法根据市场规律对权证市场及其所对应的股票市场走势作出既合乎逻辑也符合事实的解释,更在于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权证市场扩容、资金分流所造成的大盘失血,特别是利益分配机制的失衡,会给整个中国股市带来怎样的后续风险。 显然,有关权证的新政根本不可能具有市场规范性的特征,所谓“同花顺”的万全之计也就无从谈起。在这个意义上,此次招行权证上市所引起的变异,显然并不是一般的不和谐,而是继宝钢权证的疯狂炒作和武钢权证的创设风波之后的又一个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