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宝钢权证:绝望的狂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11:0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宝钢权证:绝望的狂舞

  侯宁

  自8月22日上市以来,市场围绕宝钢权证(资讯 行情 论坛)的争议便不绝于耳。其中,肯定的少,质疑的多,而媒体报道中更是常常以“疯狂”来“刻画”宝钢权证。但是,宝钢权证的走势真的不正常么?上证所对其的调查是否便是宝钢权证的末日,而昨日的“钓鱼”走势是否便是投机者绝望的狂舞呢?

  非也。“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作为我国股市金融创新的一种大胆尝试,权证的生命周期才刚刚拉开帷幕而已。

  首先,推出权证是交易所“蓄谋已久”的。事实上,我国股市参与者特别是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最为郁闷的一件事,便是监管层在金融产品的创新问题上“过度谨慎”。鼓励金融创新是大势所趋,决不能因其具有“投机性”而无限期拖延。

  其次,权证本身在一定条件下是有价值的,宝钢权证初期的大涨虽然被指为投机,但其与宝钢

股票被广泛宣传的“价值”却是相符的。相反,宝钢正股倒是因为在股改承诺等问题上的“投机性”大失人心,才导致了宝钢正股股价的大幅缩水。对此,其权证价格以连续暴跌相回应,也具有合理的一面。试想,一个被媒体反复宣传为“标兵”,一个自己夸自己奉行“诚信便是企业的生命”的上市公司,为何却能被投资者抛弃,以致动用20亿资金回购都无济于事呢?在这个意义上,其权证的一路暴跌,也可以说是以夸大了方式宣泄投资者对宝钢的不满。

  再次,宝钢权证再现“T+0”的游戏规则,代表了中国股市交易规则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国际成熟股市都秉承“T+0”的交易规则,这是普遍规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买卖自由的原则。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我国股市在一段时间后便因为过度投机便停止了“普适规则”,而代之以“T+1”的中国特色规则。但是,事实证明,过度投机并非“T+0”造成,而恰恰是源于股权结构的畸形、监管经验的欠缺以及法律法规的严重滞后,因此,宝钢权证的“T+0”虽然带来了交易巨量和迅速涨跌,但它体现了股市的常态特征。不是么?美国股市上,百度正股可以被"炒新"的"投资者"炒到日涨100%以上,那么我们的宝钢权证有何理由不能日涨40%至60%呢?

  此外,当前我国股市权证稀缺,有“炒新传统”,而股市持续低迷,也是造成巨量游资云集权证的重要原因。可以想象,对与“宁波敢死队”性质类似的大量游资而言,如果股市低迷则无法“投资”,他们又如何能不盘算着在能够“快进快出”的权证上下手呢?

  最后,笔者想要强调的是,权证的推出是有“练兵”性质的,当股指期货某日推出,当WTO承诺明年兑现,如果没有一定时间的“练兵”,我们拿什么去阻挡境外来客———那些经验老到,玩权证、期货如“家常便饭”的“

索罗斯”们呢?须知,权证、期货这样的衍生品交易场,本来便是智者和勇敢者的游戏。

  当然,疯狂投机,操纵价格,喜欢在法律边缘跳舞的投机者,也理当从精神上作好被查处的准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