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股改浪潮系列全面股改之万科 > 正文
 

万科对价无诚意 华润背后欲低价增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13:44 股市动态分析

万科对价无诚意华润背后欲低价增持

  ◆刘安民

  全流通对价的支付,本意上是让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讨价还价,就像做生意时讨价还价一样。生意人都知道,生意要想做成,除了价格,诚意非常重要,而且诚意要从价格上体现出来,价格的背后则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我们见到很多成功的非流通股东在支付对价方面没有诚意。比如最近作为含B股公司代表的万科(资讯
论坛)(000002 200002)的大股东华润。

  万科的对价支付很有意思,主要包括两个条款。一是认沽权证,华润股份向万科所有流通A股股东每10股送7份

百慕大式认沽权证,作为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的对价。权证存续期9个月,行权价格3.59元(万科A股9月30日收盘价。据悉,后经与机构投资者协商,有可能修改为3.70元),行权期间为权证存续期最后5个万科A股
股票
交易日,就是当权证期满前那几天,如果万科股价跌破3.70元,A股股东可以把自己股票的70%按每股3.70元卖给华润;另一个与此相关的条款,就是减持承诺。华润承诺12个月内减持不会超过5%,24个月内减持不会超过10%,减持价格不低于3.59元的120%,即4.31元/股。

  两个条款一个说要买,一个说要卖,表面看来自相矛盾,华润到底是要买万科的股票还是要卖万科的股票呢?我们可以从华润的这些条款以及华润的一惯做法中,分析出华润出此方案的意图。

  华润同意出此方案,应该出于万科公司的努力。因为国家规定,不解决股权分置的企业,就没有继续融资资格。万科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目的是继续融资。但华润的首要目的,就是让手中的非流通股可以随时变现。只要流通股东同意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华润的这一目的就达到了。

  那么,我们看看华润系入主万科系后的收益:

  B股:大家打开万科B(资讯 行情 论坛)股K线图,可以发现,1999年11月5日,万科B曾经有过巨量成交,量能达到2040.74万股,当日收盘价为2.45港元。华润系入主万科B就在这一天。现在,经过向下复权,华润手中万科B的成本价,已经变成了0.18港元,华润入主万科B盈利22.5倍左右。这部分是可以随时卖掉的,但华润近6年来却没有卖出一股,说明华润并不想卖。

  A股:华润入主万科,2000年夏从特发手中花22815万元买下了51155599股,成本价为4.46元/股,当时万科A的市场价格在13.50元至14.30元一线,流通股东的成本是华润的3~3.2倍。用向下复权的办法,我们发现,当时买入万科A的流通股东,现在成本价已经降到了2.89元/股,跟万科A现在的价格相比,算上交给国家的印花税的话,盈利幅度为24.22%,除掉印花税后,盈利超过19%。而华润的成本已经降到了0.90元/股,全流通解决后,盈利为300%。

  华润同意无成本解决全流通,正是因为他们有巨额的利益在这里。这是华润的第一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很简单,如果华润只为了达成第一个目的,那也太小看华润了。因为,华润的条款中,正包含着他们的第二个目的,即低价增持万科A。

  地球人都知道,华润多年来一直在觊觎万科,2000~ 2001年,曾经两次提出过按每股净资产附近的价格定向增发万科A股,但被流通股东否决。华润在万科B有那么丰厚的利润,可一股都没有卖,正说明了这一点。在内地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时候,李嘉诚的长实系和和黄系,还有新世界(资讯 行情 论坛)财团等香港地产巨擘,都纷纷在内地大肆跑马圈地,进行低价扩张,华润从1997年开始即显示出做内地

房地产绝对第一的雄心,在这个时候,只会得到加强。那么,低价增发不成,低价收购万科A股,将对万科的控股权增加到华润一直想达到的30%以上,就是华润的重要选择。因此,万科的股权分置解决条款,3.59元或3.70元保底价格的确定,表面上是解决股权分置,内里却是为了华润增持万科创造条件。这是华润的第二个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

  那么华润怎么实现这两个目的呢?

  第一个目的好实现。只要万科的解决方案通过就行了;第二个目的,只要万科的股价低于3.70元,就有很多投资者会把股票卖给华润。甚至只要万科的股价等于3.70元,也会有不懂权证交易的散户投资者,把手中70%的股票卖给华润。类似这样的事情,我们在证券公司营业大厅里可以见到。

  而要达到这第二个目的,华润也有办法:

  一是二级市场运做。

  二是通过调节公司盈利,影响股票价格,并进而达到低价增持的目的。

  地产公司的利润很好调节。房地产销售收入,一般都来自于预售款。房子销出去了,但没有建好,或者建好了,没有为业主办完证,或者办完证了,没有办交接手续,都不能结算。没有结算,就没有利润。那么,只要销出去了的房子,在每个季度末尾,缓几天办证,或者办了证的房子,缓几天交给业主,就可以将利润调节到下一个季度。

  从万科2005年中期报告中可以看出,2005年下半年,万科即已调减房子的开发量,在万科论坛上,当时就有人提出万科这是在调节利润。因为2005年下半年开发的房子,真正形成销售结算收入,应该在2006年半年报或第三季度报表期间,而那时正是万科权证的行权期前后。再则,从万科在上海的销售情况看,2005年秋,已经有5%至15%的降价,这些销售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在2006年中报和第三季度报表中体现出来。另外,以万科总经理郁亮的观点来看,明年秋天将是房地产行业爬出低谷的时期,那么明年夏天,房地产行业将处于最低谷。种种迹象都表明,华润要想使万科的股价在行权前达到3.70元以下,不难。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华润增持万科,不仅是他们的战略,还在于,3.70元的价格,对于华润来说很合算。

  第一,按照中金公司的估值,万科每股净资产高达4.29元,比3.70元高出15.95%。中金公司是国内最权威的研究机构,他们的估值,可信度是所有机构中最高的,按此估值,万科4.30元以下,没有任何溢价。

  第二,万科B9月13日收盘价为4.24港元,相当于人民币4.50元左右。万科B中,驻扎有相当多的国际投资机构,它的价格,反应了国际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它比3.70元每股高出0.80元,高出21.62%。

  第三,我们预测万科2005年度每股收益0.37元,2006年为0.47元,以此计算,3.70元的万科,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倍和7.87倍。按照中介机构所使用的数据,即地产类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14.11倍计算,万科对应的股价分别为5.22元和6.63元。

  第四,用万科收购南都和华润收购ST吉发来比较。万科2004年3月份收购南都股权,花费了185785万元,而与其股权相对应的公司净资产为36121.89万元,净资产增值414.33%。万科为中国最优秀的地产公司,公司资产质量远高于南都。以此标准衡量万科,则按2005年中报显示的数据计,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将溢价到8.07元。

  在国内,华润收购较多,其中两项代表性的价格,一为通过竞拍获得ST吉发(600893)的非流通股;二为参股ST实达(600734)。

  前者价格为2个亿,共收购了ST吉发37.03%的股份,计8697.84万股,每股价格为2.30元。公司连续两年多亏损,2001年每股亏损0.60元,2002年中期还亏损3240万元,每股亏0.13元,大股东欠款3.16亿元,为大股东和关联公司贷款担保4.57亿元。公司实际净资产4.67亿,相当于接近破产。以2002~ 2004年平均业绩计算,收购的市盈率仍高达20.91倍,以此水准计算,万科权证的保底价格应该在5.5元以上。如果按动态市盈率,也只会更高。按04年的市盈率计算,华润收购ST吉发的动态市盈率达到46倍。

  因此,华润想结合股权分置改革,从流通股东手中收购万科,价格极不公平。

  按照国家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本意,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是有价的。作为股分权置改革启动者之一的巴曙松认为,对价是一种补偿,是非流通股单方面修改合约可能给流通股东造成损失的补偿,与公司大小优劣无关。

  我们认为,对价说白了,就是政策风险。华润入主万科,在国家政策大变化时,它们应该同样承担这一政策风险,而不能不支持对价,让流通股东受损,由政策变化导致该得的受益部分得不到。这是万科股权分置改革的第一个核心问题。即,华润如果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他应该诚心地拿出对价,让流通股东受益。

  第二个问题是,华润如果想增持万科,他应该有诚意到二级市场上收购,或者再次进行定价增发。按照华润的意图,如果增持到30%以上的股份,还要在二级市场上收购约15%的股份,我们只要看看方正入主延中的情况就知道了,方正入主比例只有区区7.02%,延中的股价被炒高到几十块钱,华润如果在二级市场收购15%的股份,万科二级市场价格至少见10元以上。华润如果进行定向增发,价格也不会低。

  至于万科的融资,还是有办法的。比如通过银行发企业债,还可以提高企业每股收益;再如在香港市场上市等等,办法不是没有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