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出手要约收购迎“大年” 日趋频繁与正常化

产业资本出手要约收购迎“大年” 日趋频繁与正常化
2018年09月13日 00:0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当前涉A股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持续活跃。9月以来,已有多家公司发布要约收购公告。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案例发生16起,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火爆现象的背后是上市公司股价持续处于低位,内在价值凸显。“产业资本等各方要约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甚至控制权热情增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也愿意低位增持,以增强控制权。”华东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多因素开启“大年”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今年以来,按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公告日计算,沪深两市已有16家上市公司作为目标方收到了要约收购意向,包括帝亚吉欧要约收购水井坊、国美电器要约收购中关村、物美控股要约收购新华百货等,涉要约收购上市公司数量超过去年全年的12家。

  对于涉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活跃的原因,中国创投委副会长陈宝胜表示,主要是今年A股市场低迷,总体估值较低,很多股票甚至跌破历史低位,相当多的要约收购案例中要约方给出较市场价溢价幅度较高的价格,说明部分盈利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估值获得产业资本认可。

  上述券商投行人士指出,目前存在部分上市公司因债务问题,不得不靠大股东增持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让渡控制权进行自救。

  申万宏源新股策略高级分析师彭文玉表示,2018年以来定增审核趋严,发行难度提升,发行周期较长,而要约收购审核流程简单,效率更高,推动了要约收购的进行,尤其是资金充裕的国有资本成为要约收购主力。记者统计发现,在今年以来发生的要约收购案例中,国资背景要约方频现,如江中药业的要约方华润医药控股,钱江水利的要约方中国水务投资。

  对于今年以来要约收购的特点,陈宝胜介绍,市场多见的是部分要约收购,发起方通常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无关联第三方。对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发起的要约收购来说,通过要约收购,既可以彰显股东对于公司发展的长期信心,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同时,低位增持可增强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对于无关联第三方发起的要约收购来说,通常主要是为了获取上市公司控制权,可能是业务转型进行产业布局,也可能是敌意收购。

  陈宝胜表示,还有一个特点是国内的上市公司开始积极利用要约收购等手段进行资产和产业链的全球整合。

  日趋频繁与正常化

  随着A股市场各方对要约收购逐渐熟悉,机构认为,要约收购数量有望越来越多。

  陈宝胜表示,随着A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产业资本对市值管理的重视,要约收购可能会越来越频繁和正常化,如果A股行情继续低迷,股价大幅低于企业正常估值,要约收购可能会越来越多。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会否继续活跃主要受二级市场行情和监管动态影响,假设二级市场持续震荡、Pre-IPO股东和定增股东减持制度不变、定增并购审核维持高压,发行难度较大,那么产业资本直接投资二级市场的动力,大股东希望通过溢价要约收购提振二级市场信心的动机都较强,预期短期内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或保持较活跃态势。”彭文玉说。

  对于要约收购如何推进,彭文玉认为,关键在于选择的时机是否合适、要约收购方与上市公司原大股东或实控人能否达成利益协同,能否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要约收购价格等。

  “要约收购制度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有机构人士指出,在要约收购过程中要保护好中小投资者利益,重点是做好信息披露和及时的市场沟通。(陈健 黄淑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王栋

产业资本 要约收购 陈宝胜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18 天风证券 601162 --
  • 09-13 顶固集创 300749 12.22
  • 09-12 兴瑞科技 002937 9.94
  • 09-12 长沙银行 601577 7.99
  • 09-11 捷昌驱动 603583 29.1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