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机构看后市:市场或迎短暂休整 龙头股强者恒强

八大机构看后市:市场或迎短暂休整 龙头股强者恒强
2018年01月28日 18:39 新浪财经

  中信建投:看长做短流动性保持宽松 节前流动性无虞

  今年初,市场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风格,在新产业格局下盈利能力的确定性,叠加马太效应产生的市场流动性溢价,龙头行情的轮动支撑起上证的慢牛。在市场乐观情绪的背后,是市场在经济、政策与流动性的一致乐观。在此背景之下,我们更应该看长做短,把握好市场主线。

  中信策略:大金融+大消费备受增量资金青睐

  2月策略:“守正”为上,“随势”次之。在3月进入监管、通胀、增长几个维度的再博弈之前,预计市场的风险偏好不低,A股大势不会明显衰弱,增量资金会继续驱动市场,此阶段的配置建议为:(1)“守正”为上:估值切换下,机会在权重板块。从景气趋势来看,2018年,预计主板盈利增速从12.7%上升至14.5%,而中小板/创业板(剔除温氏股份)从34.7%/45.2%下降至31.7%/40.6%,业绩确定性更强的依旧是权重板块居多。(2)“随势”次之:跟随增量资金的步伐,近期机构投资者和海外资金为代表的增量资金对A股的支撑作用很强,大金融+大消费是备受增量资金青睐的组合。

  广发策略:市场或迎短暂休整 但中长期将走得更为稳健

  短期增量资金入场的节奏或将略有放缓,“元月躁动”后市场可能迎来短暂休整期,但中长期将使得A股“重估长牛”走得更为稳健

  A股“重估长牛”的基础来自企业盈利持续性增强与增量资金入场,大周期从2017盈利改善到2018估值扩张戴维斯双击。建议配置——高杠杆低估值大金融(地产/银行/券商/保险)→海外定价的基本金属、石油链等→具备加杠杆、扩产能逻辑的中游制造(基础化工/设备机械/材料包装)→盈利稳定性增强、具备利润释放潜力的上中游周期品(建材/煤炭/钢铁等)。

  国君策略:虹吸效应延续 关注春节清明节两大抉择时点

  2018 年以来的变与不变,“虹吸效应”下春季行情还未结束。相比于2017 年,2018 年以来的行情演绎变化有三,不变有三。变在:1)海外经济再确认使得市场预期由2017 年的海外复苏分歧走向2018年的中国受益分歧;2)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成效使得去杠杆核心矛盾由2017 年的实体压力变为2018 年的金融压力;3)数据真空期对应预期活跃期,有限增量资金入场使得博弈环境由2017 年的存量共识转变为2018 年年初的增量分歧。不变在于:盈利能力修复仍是核心逻辑、风险偏好仍未明显提升、大小分化仍将持续。就市场非常关心的资金层面来看,存量市场整体转向增量市场仍需要时间,但市场流动性已有有限修复迹象,表现为部分增量资金入场。综合海内外资金情况,每周陆股通和两融净流入228 亿元,对周度Wind 全A 成交量的贡献率达到近期高点(1%附近)。变化之三和不变之三共同强化了春季以来的市场风格,“虹吸效应”之下的春季行情还未结束。

  华泰金融:紧抓优质银证保 龙头股强者恒强

  在估值中枢快速提升后,可以关注前期低估值优质中小银行的补涨行情。部分中小银行负债端依托地方资源形成基本盘,负债成本相对可控,值得适当配置。

  方正策略:增量资金持续涌入 看多金融地产和制造升级

  目前,支持市场延续向好的逻辑在于三点:一是外需和消费支撑下,经济失速风险可控,近期IMF上调18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助于预期修复;二是流动性边际好转,央行关于普惠金融降准和春节前“准备金动用安排”弥补了资金缺口,利率上行很难超越季节性,国债期货底部有所回升;三是风险偏好提升,四大风险持续缓解(汇率、地方政府债、银行、国有企业)。

  海通策略:目前行情和14年底对比 形似但神不同

  核心结论:①目前行情对比14年底:形似。金融地产领涨,成交占比大幅上升,这是牛市初期的确认信号,填平估值洼地。新发公募基金规模放量验证投资者情绪渐变。②神不同:14年中-15年中的牛市源于宏微观流动性宽松,新时代新牛市源于企业盈利增长及机构资金入场,趋势更平缓、时间更持久。③维持全年乐观,短期躁动上涨后仍可能反复,牛市回撤时空小于震荡市,上半年偏价值,金融性价比最高,消费白马可配置。

  天风策略:2018年赚业绩增长确定性的钱逻辑不会改变

  市场赚业绩增长确定性的钱”这一逻辑主线会不会发生变化?整体上看,市场能否赚估值提升的钱?理清这个问题的思路,可以大致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利率,二是风险偏好,这是影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两个系统性变量。在讨论利率水平和风险偏好的变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其背后的政策和经济环境。事实上,从726讲话提出“三大攻坚战”开始,防风险、重质量的发展战略就应该已经比较明确的会成为中期内的政策主线。也就是对于经济去杠杆、金融去杠杆以及环保的坚决性和持续性来说,都没必要再有什么侥幸心理。

  经济去杠杆领域,其中两个“重灾区”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在这两个部门被动降杠杆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两个影响,一是部分融资需求的下降,二是一些依靠大量举债的基建项目会被抑制。因此,在这样以化解风险为首的政策环境下,对于18年的基建投资不要抱以过高的期待,甚至应当做好低于预期的准备。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郭春阳

环保 震荡市 波段 流动性 白马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