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减持A股并不意味QFII退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7:3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访瑞银证券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

  证券时报记者 郭 蕾

  中国政府在为期两天的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期间宣布了一系列金融业进一步开放举措,包括将QFII额度由100亿美元提高至3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世界知名的基金研究机构理柏发表报告称:QFIIA股基金上涨17.44%,交易型基金出现大幅折价,显示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预期发生明显改变。针对中国近期政策及市场发生的变化,记者昨日采访了第一家进驻中国且额度最高的QFII———瑞银的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女士。

  瑞银盼获更多QFII额度

  记者:贵公司是否还会申请更多额度?在A股市场连创新高的情况下,海外机构一致认为A股估值过高,这是否会降低贵公司申请额度的热情?

  袁淑琴:我们当然仍然热切期望尽快获得更多的QFII额度。瑞银获得的8亿美元的额度在过去几年里积极地投资内地资本市场。瑞银上一次获得QFII额度是在2004年,随后不久,就已经再次向监管机构申请新的额度,但等了三年都没等到。因此,我们对QFII额度大幅增加感到欢欣鼓舞。但是目前额度的审批并没有时间表。正如你所说,市场已经累积了相当的升幅,因此我相信监管机构在批额度的时候会审慎考虑,在目前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再增加资金流入。

  记者:贵公司的客户对QFII额度的需求是否仍然强劲?QFII相关产品是否仍受欢迎?

  袁淑琴:毕竟,8亿美元的额度是非常小的,我们的很多客户都还没能照顾到。那些完全没有额度的客户当然是希望能够获得额度。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部分投资了A股的客户,已经开始减持。当然作为一家投资银行,我们背后有很多客户,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考虑,有的客户风险偏好高一些,有的出于不同的理由认为无论如何也要进入中国股市。瑞银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把一些客户不需要的额度,给那些需要额度的客户。这就是为什么在部分海外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减持A股的时候,瑞银还在积极地争取获得新的QFII额度。这正是投资银行类型的QFII与

资产管理公司类型的QFII最大的区别。

  A股仍有上升空间

  记者:如果市场继续涨下去,应该怎么投资?您会建议客户怎么用这个额度?

  袁淑琴:纯粹从基本面看,毫无疑问,目前A股的估值已经过高,但从资金流量看,A股又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市场。因为资金在不断地流入,A股的确仍有继续上升的空间。但价值投资是QFII的一贯理念———便宜的东西,没人买,我们买;贵的东西,别人抢着买,我们就走了。我们已经看到,机构投资者,尤其是QFII这样有其他市场可以选择的投资者,已经在大规模减持A股,现金水平明显提高。一些资产管理公司类的QFII对额度的需求已经在明显减少。还有一些重要的市场因素我们不应忽略,譬如,虽然资金量很大,但同时,新的IPO以及“大非”、“小非”减持,也会令

股票供应增加。

  记者:QFII大规模减持A股是否意味着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已经失去兴趣?

  袁淑琴:当然不是。减持A股,并不意味着QFII会离开中国,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我感觉到,他们对中国还是很有信心的。他们只是基于理性投资的考虑,增加现金水平,等待好的投资机会。和几年前担心股市低迷不同,中国资本市场今天面临的是价格升得太快的“富贵”问题,这其实是对中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一次考验。股市上涨的确是好事,但好事也会有坏的结果。投资者要自制,监管机构也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同时要杜绝借钱炒股等令股市泡沫越吹越大的违规行为。

  记者:中国资本市场还有那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袁淑琴:这次泡沫反映中国股市的投资者构成仍不合理,机构投资者太少了,而内地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也非常接近散户。如果QFII的力量大一些,中国股市未必会涨得那么猛。

    相关报道

    QFII部分空翻多

    恐惧A股见顶 QFII遭遇赎回

    300亿美元QFII赴宴 华尔街年内进军A股

    QFII大幅扩军对阵牛市格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