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摩根士丹利:全球商品市场将迎来更大的牛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 08:4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作者:郭蕾

  ———访摩根士丹利全球大宗商品投资主管鲍里斯·什雷亚及全球大宗商品策略师侯赛因·阿里迪纳

  随着石油、黄金和铁矿石等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投资者对全球商品市场的关注日益上升,商品牛市是否仍将继续?投资者应如何分享商品价格上升带来的收益并回避相应风险?就此,记者日前专访了摩根士丹利全球大宗商品投资主管鲍里斯·什雷亚及全球大宗商品策略师侯赛因·阿里迪纳。

  商品仍有上升空间

  记者:在过去的几年里,石油、黄金和

铁矿石等许多商品价格都屡创新高,您是否继续看好商品市场未来的走势?

  侯赛因:我依然看好。尽管商品价格的上涨吸引了大量对相关产品生产和开采的投资,但生产的增长速度远不及需求的增长。因此,从基本面看,商品市场依然被看好。过度扩张的产能似乎依然难以满足需求,导致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此外,大部分已探明的储量已经被开采,而无论是能源还是普通金属,新探明的储备的开采成本都非常高。这些储备都位于高风险、对开采技术要求较高的地区,这无形中会增加开采成本,进而推高商品价格。而商品的生产还受到劳动力不足及资源匮乏的困扰,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商品的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尽管美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但亚洲的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却依然强劲,并且由于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将进一步提高全球对商品的需求。

  美元的弱势、持续上升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亚洲投资需求的增加,以及一些国家央行减少对黄金的抛售,将令黄金价格大幅上涨。摩根士丹利预期,2007年黄金的平均价格将达到每盎司680美元,银的平均价格则为每盎司13.80美元。

  记者:近期,农产品价格有所上涨,这一趋势是否会持续?

  侯赛因:乙醇汽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已经令农产品价格显著上升,这个趋势还将继续。此外,经济的持续增长令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显著增加,他们对食物及服装的需求也将增加,因此,玉米、大豆、小麦、家畜、棉花及咖啡等农产品的价格必将上涨。

  机构、个人趋之若鹜

  记者:商品价格的上涨是否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鲍里斯:是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商品作为一类重要的投资产品。机构投资者在过去5年里大幅增加了商品在其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个人投资者也发现了它的价值———促进投资组合多元化和提供高盈利机会———因为新兴市场及基础建设投资对商品需求在大幅增加,而商品的供应却一直裹足不前。此外,投资相关金融产品也变得越来越方便。

  记者:投资者应该如何分享商品大牛市的成果?能否介绍一下全球商品投资的新趋势?

  鲍里斯:投资者现在不仅仅局限于交易高盛商品指数(GSCI)和道琼斯商品期货价格指数(DJ-AIG)相关衍生工具。他们对度身定做的产品需求日益增加,比如反映一些特定商品价格预期的产品、结构性套期保值产品等。即便指数产品不断完善,也不会改变这一投资变化趋势。

  密切关注实体经济变化

  记者:怎样才能正确把握投资方向?您对商品投资者有何建议?

  鲍里斯:结构性产品缺乏透明度。太多的衍生工具被运用在商品市场上,并且其价格无法真实地反映基本面状况。因此,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商家的动向。例如,他们是否在相互兼并?还是只是收购一些矿业公司?他们是否进行了对冲活动?启动新的开采项目成本要多少?了解了这些信息,将令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占据主动。

  投资者在投资前端期货产品(如现货或次月期货合约)时,应该注意防范风险,因为这些产品可能会直接受到商品现货交易商的影响,如果投资者不了解商品的基本面状况,将会非常被动。

  记者:衍生品的价格与现货价格往往会出现差异,这是否会影响实体经济?

  鲍里斯:商品远期交易能够反映投资者及投机人士对相关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这有助于人们提前发现商品已经进入紧缩周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些信号提前发出,将较早提示实体投资者增加投资、提高产能,进而在供应真正不足发生之前提前着手解决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