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节能减排:摆脱疯狂的能源专题系列之一(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10:05 顶点财经

  近年来,虽然,非OPEC产油国俄罗斯、巴西等国产量的增长,但是,其他国家如墨西哥、挪威、英国的产量出现下降趋势,因此,非OPEC产油国的整体产量难以有效提升。未来全球新增原油需求的供应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将不得不依赖于OPEC产量的增加。

  按照OPEC目前的计划,原油产能将延续前几年缓慢的增速。并且,如果次级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散,不仅会影响原油需求,也会使美元加速贬值,OPEC为了维护其本身的利益,有可能会做出减产的决定,以避免油价的大幅下降。实际上,过去几年中,原油产能实际增长额的确低于计划增长额。

  需求或有所放缓,供需平衡依然非常脆弱

  目前,中国、美国、印度是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1998-2005年间石油消费增量的50%由这三个国家贡献。根据IMF的预测,中国、印度2008年仍将维持10%、8.4%的强劲增长。并且,中国的定价体制使得国内价格远低于国际油价,降低了原油需求对价格的敏感性。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原油需求可能会减弱。在2006年,美国石油消费已经出现负增长,不过供求关系并未因此而有所缓解。

  根据能源资料协会(EIA)的预测,2008、2009年,石油消费需求与产量仍将处于紧平衡的局面。2007年石油消费85.73百万桶/日,石油产量84.64百万桶/日,EIA预测08、09年石油消费87.04、88.31百万桶/日,08、09年石油供给87.24、88.49百万桶/日,08、09年供给仅高于需求0.2、0.19百万桶/日。

  70年代:能源危机延长美国“滞胀”期

  世人常常把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归因为石油价格上涨。我们的研究也发现,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与其后的经济衰退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73-1974年。十月战争爆发,欧佩克为制裁西方,联手削减石油出口量。国际油价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衰退。从1973年到1975年美国实际GDP增长下降了0.7%。

  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79-1980年。伊朗爆发革命,随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石油日产量锐减油价骤升,从每桶14美元飞涨到近40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1979年到1980年,美国实际GDP下降了0.23%。

  借鉴日本经验,如何走出能源危机?

  70年代日本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

  70年代,西方国家还在石油危机和“滞涨”的困境中苦苦挣扎时,日本率先摆脱了危机,一枝独放。

  为了应对能源涨价和汇率升值,政府和企业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日本一举成为工业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在1980年代,日本在电器、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市场地位达到巅峰。

  新能源行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