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华星化工各项新装置建设符合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 15:59 新浪财经

华星化工各项新装置建设符合预期

  调研目的

  重点了解华星化工(资讯 行情 论坛)(002018)草甘膦项目的未来发展潜力及华星化工园区的新项目进度。

  调研结论

  公司草甘膦有望引领我国该产业的革命性变革

  在我国,草甘膦生产可谓成熟产业,然而从成本节约角度,我国草甘膦产业仍面临技术瓶颈。我国目前多数企业使用甘氨酸法(醋酸到氯乙酸到甘氨酸到草甘膦),

石油价格上涨使该法成本明显上升且其生产过程副产氯甲烷环保压力不断增大。与此同时,目前国内也有企业使用国外普遍的先进工艺IDA法(亚胺基二乙酸到双甘磷到草甘膦),不过在合成亚胺基二乙酸的工艺上国内企业明显落后。

  因为国内企业基本均用二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亚胺基二乙酸,但二乙醇胺为石油路径产品,其价格不断上升增大了该路径的成本。

  事实上,在我国以亚胺基二乙腈为原料合成亚胺基二乙酸可谓最佳选择,毕竟我国西南地区相对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该路径提供了相对低廉的原料。然而,以天然气生产亚胺基二乙腈的产业化困扰我国多年。不过,在以气化工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四川化工研究院的多年攻关下,目前国内唯一一套重庆紫光化工厂1万吨/年装置已正常运转。据了解,公司有可能与川化院合作在重庆地区投资上规模亚胺基二乙腈装置。若此,公司在草甘膦原料技术产业化方面有望实现重大突破。

  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国内二乙醇胺原料路径的IDA法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除油价上涨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原因外,在该法后段工艺(双甘膦到草甘膦)中,我国氧化技术明显落后——国外以空气氧化,我国为双氧水氧化。

  一般地,空气氧化可节约原料成本近500元/吨,同时可使氧化收率提高至98%-99%(双氧水氧化相应数字85%)。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目前已攻克空气氧化技术并已应用于已经达产的两套计5000吨/年的二乙醇胺原料路径的IDA法装置中。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其他该法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而华星化工(002018)2006中报草甘膦毛利率达16%的重要原因。

  如果公司在空气氧化技术突破基础上能够成功实现向原料路径技术的产业化突破,则华星化工(002018)有望引领我国草甘膦产业的革命性变革。

  各项新装置建设基本复合预期,维持上篇报告对公司的业绩预测,维持“买入”

  2006年年底前,公司将有一批新项目建成投产,包括高效氟氯氰菊酯150吨/年、精喹禾灵500吨/年、吡虫啉300吨/年、啶虫脒300吨/年、苯氧菌酯一期250吨/年。目前,上述项目均已进入设备安装期,预计待公司配套建设的变电所于10月份建成后,上述项目有望投入生产运行。维持上期报告对公司的业绩预期——未来3-4年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30%以上,维持“买入”评级及14.25元(上调后)的目标价预期。赵献兵 中投

证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