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财经纵横 | 新浪首页
 

2006年8月17日
星期四

  有权威调查显示,中国目前地下金融的规模高达
8000亿元,其中私募基金的规模占到约6000亿-7000亿元。最近,随着股票市场的走牛,亦有言论指私募基金规模已达万亿元。
  迄今,《证券法》、《信托法》都没对私募基金的含义、资金来源、组织方式、运作模式等作明确规定。新证券法给私募基金预留了发展空间。私募基金合法化,将在法律上给其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私募基金纳入监管倒计时

  私募基金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证监会正在进行如何将私募基金纳入监管视野的研究工作。私募基金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日子已为期不远……

阳光下的私募基金
 
 2005年9月 周小川:要考虑私募基金地位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在风险可以买卖的情况下,将来可能比较愿意承担风险的主要是私人投资类组织和私募投资的基金,今后民间财富是需要着重培养的,在政策上要考虑它们的地位问题。

 
 
 2006年7月 吴晓灵:给私募基金合法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一次学术演讲中指出,中国应该加快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为非公开上市企业股份的转让流通提供平台,同时也为创投基金提供退出机制,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2006年7月 成思危:私募基金非常重要

  “私募基金非常重要。”成思危表示,保险资金也可以投资于主要以私募基金形式存在的风险投资基金。
  “金融创新本身是在金融企业和监管部门相互沟通之间促进发展的,在企业不断的创新和新突破之后,监管部门要进一步研究怎么管好,这样可以相互促进。”
  “金融制度的创新不可能是健全的,一套政策能够应付所有的情况是很难的。”成思危表示,“只有慢慢积累经验,才能够不断的完善。”

   相关报道:成思危“闭门”研讨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的风险
 
  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私募基金作出明确的规范,其运作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掌控着这些基金的机构也因此多游离于现有监督机构的监督之外,自身运作风险和对市场造成的风险都比较大。
  私募基金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法律风险。其次是市场风险。再次是信用风险。

 
 
 私募基金的特点
 
  由于私募基金是向少数特定对象募集的,其投资目标会更有针对性,更像为客户度身定做的投资服务产品,能满足客户特殊投资要求;由于政府对私募基金的监管不严,私募基金的投资会更加灵活。私募基金不必像公募基金那样定期披露详细的投资组合,因此其投资更具隐蔽性,如果运作得好的话,可能投资的收益会更高。

 
 私募基金在国内的发展阶段
 
  1993年-1995年:萌芽阶段,这期间证券公司与大客户逐渐形成了不规范的信托关系。
  1996年-1998年:形成阶段,此期间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委托承销商进行投资,众多咨询顾问公司成私募基金操盘手。
  1999年-2000年:盲目发展阶段,由于投资管理公司大热,大量证券业的精英跳槽,凭着熟稔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市场营销,一呼百应。
  2001年以后:逐步规范、调整阶段,其操作策略由保本业务向集中投资策略的转变,操作手法由跟庄做股到资金推动和价值发现相结合转变。

 
 
 何谓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以募集方式的不同对基金进行分类得出的概念,其与公募对应。所谓私募又称不公开发行,是面向少数特定投资人发行证券的募集方式,私募发行主要面向银行、保险、券商、其他具有实力的企业法人及富裕的个人投资者。
  目前常说的“私募基金”或“地下基金”,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其方式基本有两种,一是基于签订委托投资合同的契约型集合投资基金,二是基于共同出资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资基金。

麦田守望者
 
 
 国内私募基金的形式
 
  一、工作室。经常见诸于一些较大媒体上的所谓“工作室”,是最公开最常见的私募基金。
  二、咨询公司、顾问公司。众多咨询公司、顾问公司一直在以“委托代理”的方式操纵着数目颇为庞大的地下私募基金。
  三、券商的一级市场基金。这部分资金大多发展成隐秘的“一级市场基金”,专门在一级市场中打新股。
  四、“精英型”基金。从1999年中期起,由于投资管理公司成为证券业的一大热点。

 
 
 借道信托 尝试阳光
 
  私募基金募集资金的方式,正在传统与创新之间行走。在延续自己原有募集资金特色的同时,私募基金也在尝试阳光化的运作发行思路。
  起初,信托公司和投资者对于这种方式都持怀疑态度。此后,这种方式在私募基金中被广泛复制。据了解,目前上海和深圳几乎所有的信托公司都开始尝试这一模式,与私募基金展开广泛合作。


 
 私募基金可PK公募基金
 
  截止到目前,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私募基金规模已在6000亿元与7000亿元之间。而截至2006年上半年,中国的基金公司超过50家,已发行设立基金260余只,资产管理规模近5000亿元。目前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规模已经越来越接近。双方在市场中的博弈,将愈演愈烈。
  随着公募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公募基金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它们还必须与强大而无形的私募基金较量。



 
 
 吴晓灵:统一游戏规则
 
  吴晓灵建议,扩大证券的概念,并对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以及集资份额作出规范,进行开放式监管,来发展私募基金市场。

 
 巴曙松:关键要设定一个门槛
 
  “关键是如何通过设定一个门槛,使私募基金合法化。”巴曙松将这一原则看作是继专户理财和企业年金之后,又一个推动投资人分化的重要催化剂。

 
 左小蕾:当务之急是先界定概念
 
  怎么管?这一切争论和建议的背后,在左小蕾看来,当务之急还是首先要界定私募基金的概念,之后,方能界定监管责任。毕竟,目前就私募基金到底是归中央银行还是证监会或其他部门监管,仍然没有清晰的思路。

 
 
 监管必要性
 
  私募基金在活跃证券交易的同时,又存在一定风险。通过证券私募基金方面的立法,使私募基金由地下金融形态转变为地上金融形态,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根据近些年海外私募基金的发展和产生的问题来看,现在各国主流意见都认为,对私募基金进行适当的监管十分必要。这是因为,资本的流动不仅要自由而且要有序。尤其现在对冲基金可以获得很多国家和地区银行的贷款,其风险随之可以放大若干倍,进而容易给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稳定带来隐患。 
相关报道:“招安”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期盼早日走出灰色地带
 
  “希望能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对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给予明确规范。”
  “给予私募基金明确法律地位,不但利于私募基金自身和证券市场发展,也有利于留住大量民间资金和人才。”
  “如果私募基金合法化,获得管理层的认同,私募基金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法律真空亟待解决
 
  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刚推断,中国私募基金规模可能在8000亿至9000亿元左右。近万亿的“热钱”加上高回报率,无疑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加入“私募”这一领域。
  私募基金至今没有名分,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这些基金是非法的、没有保障的。而在此时,国外私募基金在中国大肆“跑马圈地”,大手笔的运作常常令人震惊……

  相关链接:海外游资中国创新 斩中国猎物


策划、制作 hucyoi      





新浪财经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站并不保证其准确性,风险自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
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