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私募基金这个庞大灰色市场的“面纱”

2001年03月27日 07:2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编者按:目前私募基金现状如何?如何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一新生事物?私募基金能否堂堂正正走向前台?如何控制私募基金的潜在风险?从即日起,我们将对此予以连续报道。

  私募基金写入《中国投资基金法》草案第五稿的消息传出后,一个庞大的灰色市场引 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基金黑幕”事件引发的争论,以及证监会依法查处基金违规交易消息见诸报端之后,长期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应该更加引起业界的重视。

  目前市场人士彼此心照不宣的一个现实是,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性质的机构已经很多了,它们完全是由市场需求而自发“成长”起来的。由于缺少法律保障,这些私募基金只能以各类改头换面的形式存在。工作室处于半公开

  经常见诸于一些较大媒体上的所谓“工作室”,是目前最公开最常见的私募基金。以较有名气的股评人士或研究人员命名的各类工作室,大部分负责给客户提供详细的市场操作计划。而且,随着资金量不同有较大差异,表现为所谓“金牌会员”、“银牌会员”等。一般地,进入工作室所要求的资金量门槛并不高。在深圳,一些著名咨询机构下的工作室,只要有50万就可以达成合作的口头协议。正因为资金量不是太大,一些客户提出了较高的年保本收益率,这一数字目前一般为20%左右。

  至于工作室的收入,大多数并不直接向客户收取,而是由工作室与客户所进行交易的营业部进行协商,从交易佣金中提取。据了解,在客户所付的佣金中,工作室通常能拿到2‰的分成。

  资深人士分析说,工作室现在还仅仅是私募基金的雏形,重要的是,它将来发展空间相当大,很可能成为未来私募基金的重要基石。

  “公司型”规模庞大

  从1997至1998年以来,更加接近于严格意义上的私募基金以公司形式出现了:如投资咨询公司、投资顾问公司以及投资公司。按《公司法》要求,企业大部分资产不能投资于股市,投资咨询公司也只能做简单的咨询业务。但实际上,众多咨询公司、顾问公司一直在以“委托代理”的方式操纵着数目颇为庞大的地下私募基金。而一些投资公司实质就是兼顾财务顾问、重组服务的民营投资公司基金,并且往往背靠着一些证券公司,对整个市场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与国外私募基金相比,国内这些基金管理者持有的基金份额更高,至少都在10%以上,有的更是达到了30%。之所以比例这么高,是因为一方面国内信用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是这些基金的操作都处于地下状态,风险比较大。

  在收入分配方面,国内私募基金管理人大大不如那些公募基金管理人:他们大部分只能给固定管理人员提取少许费用以维持日常开支(甚至没有管理费),其收入从年终基金分红中按约定的比例提取。如果出现亏损,首先由基金管理人支付,其次才是投资者。所以,相对于“工作室”,“公司型”的管理者经营压力要大得多,他们与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完全捆在一起。

  券商:近水楼台先得月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证券公司是最早参与私募基金的。在1993年,证券公司的主营方向从经纪业务转向一级市场业务,与之相应的是需要定向拉一些大客户。久而久之,双方建立了相互信任关系,证券公司的角色亦顺理成章地转换成委托代理人。

  这部分资金大多发展成隐秘的“一级市场基金”。一位业内人士解释道,通过二级市场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上亿元的大资金远不如小资金有保证。因此,为了吸引大量资金,一些营业部就有类似的“一级市场基金”,专门在一级市场中打新股。利用营业部的优势,实现的收益率不仅较高,而且基本上没有风险。1997年以来,随着一级市场的活跃,这类基金增长亦十分迅速。

  从1999年起,综合类券商经批准可以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受托管理现金、国债或者上市证券。从地下秘密转为地上公开后,各券商之间在这块业务的竞争更加激烈了。目前,一些证券公司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中都有雷同的承诺,如保证收回本金、保证年收益率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多资金以获取较高收入,券商就提高进入门槛的资金要求。据了解,目前一些券商至少要求是上千万元的资金量。

  “精英型”基金受追捧

  从1999年中期起,由于投资管理公司成为证券业的一大热点,大量证券公司从业人员纷纷跳糟出来自己做业务。在最早出来的一批人中,大多是证券业的精英,他们专业知识稔熟,市场营销经验丰富,所以形成一呼百应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中,有的原先是券商的操盘手,他们利用原来的关系从社会募集资金,或者干脆是几个朋友凑钱委托其中一个人来操作。不可忽视的是,它们大多是较为“规范”的私募基金:以专用账户的形式存在,在出资额、使用期限、分配等方面都参照公募基金。至于监管方面,这部分基金多让大投资者做资金的监管人,重大投资则须经投资人本人同意。因经营业绩相当不俗,这些“精英型”基金在市场上颇受追捧。

  由于不受法律保障,没有“准生证”,国内业已存在的地下私募基金只能以各种变通形式存在。如果按基金的要求进行衡量,其中一些还不能算作基金。但是,考虑到特殊的环境,一旦条件成熟,它们将来很可能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私募基金。(本报记者刘兴祥)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2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 曼联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美国华人:“杀光中国人”节目让人生气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