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诗人”李少君 寂静深处赏明月

“自然诗人”李少君 寂静深处赏明月
2019年03月24日 03:04 华西都市报

李少君

李少君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作为海南建省后的第一批“闯海人”,李少君以随团记者的身份,跟随“向阳红五号”科学考察船,把整个南海都考察了一遍。他们在船上一直待了一个月,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到了后期,李少君想家,想朋友。他的皮肤晒得脱了一层皮,肤色黑得被人打趣说从非洲回来的。然而,多年后想起来,却是人生难得再现的美好回忆。可能因为当时去南海的人比较少,生态特别好,“我们的船,在海上开过去的时候,有成群的鲣鸟,跟着我们飞翔。大量的飞鱼,都争先恐后地往船上飞。甚至还有鲨鱼追着我们。”后来他又去过几次,“但再也找不到第一次去时的美好感觉了。”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李白的诗歌里,月亮特别多。在西域大漠生活过的李白,壮阔的月亮潜化为李白诗歌的一个核心意象。千年以后,诗人李少君也见到过这么一轮月亮。是在南海上,大海的中央,月亮非常大非常圆。“月亮是澄澈的,天空是明净的,海面会产生反射、映射波光粼粼的感觉。”让李少君特别难忘。“整个天地间仿佛就剩这么一轮月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跟我一起享受这一轮明月。”

大潮涌起 跟随大军闯海南

  所有走过的路都不会白走。强烈的感性经验,穿越遥远的时间,慢慢沉淀,化成了诗。多年后,李少君写出这样的诗句“我是有大海的人/我所经历的一切你们永远不知道”。李少君写的很多诗,都跟早年在海南闯海的那段经历大有关系。《南渡江》《我的永兴岛》《忆岛西之海》《鹦哥岭》……地理意义上的海南岛,也逐渐演化成诗歌意义上的海南岛。
  “那一年,最流行的口号:为了自由与梦想/那一年,最激动人心的观念:实现自我价值/那一年,最轰动的大事,海南建省办大特区/那一年,十万人才下海南”(出自李少君《闯海歌》)从1988年开始,“十万人才下海南”大潮涌起。其中不乏像作家韩少功这样的作家。那一年,崔健在《花房姑娘》里吼唱:“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声声句句,唱到了李少君的心里。在大学校园里就出诗集,跟同学们一起拉起“珞珈诗派”大旗、成为风头人物的李少君,甚至等不及从武汉大学毕业,就带着对大海和闯出一片天地的崇敬,先去了一趟海南。海洋之大,让李少君感到眩晕式震撼。更重要的是,那是一片适合年轻人做事情、开创事业的热土。

热爱生活 才有诗的来源

  1989年,大学毕业的李少君放弃回到家乡湖南、留在湖北发展的诸多良机,正式登陆海南发展。在之后的25年里,他当过记者,一天能发五篇大稿子;跟朋友们一起办过杂志,甚至还办函授学院。生活也给李少君丰硕的反馈,他曾任国内一线人文杂志《天涯》主编,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前些年被调到北京,担任《诗刊》副主编、主编。更重要的是,李少君将一生最宝贵的青壮年时光献给海南这片海洋和热土,不仅形成李少君对自然的直观直觉的认识,还建构起他关于自然的文学信念。李少君写出大量优秀的诗作,赢得了“自然诗人”的称号。
  虽然从小有做诗人的愿望,但李少君坚信,“首先还是要把向往的生活、人生,去经历一遍。去体验作为一个开创者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这也是我为什么如此强烈主动去海南的原因。当你投入地热爱生活之后,如果你最终想成为一种诗人的话,当初你的生活,往往变成诗的来源。也就是说,年轻时对理想的追求和努力,往往都能化成美好的诗歌。”

/名家简介/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已出版诗集《自然集》《草根集》《我是有背景的人》《海天集》等,主编《21世纪诗歌精选》,诗作曾入选大学教材。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现为《诗刊》主编。2019年1月,封面新闻邀请专业评审和广大读者综合评出“名人堂· 2018年度十大图书”,《海天集》榜上有名。

对话李少君
李少君:新诗又到一个新的转折点

  3月5日,在遂宁国际诗歌周诗歌高峰论坛中,中国作协《诗刊》社与中外诗人共同探讨新时代诗歌发展新路径,并对外发布由近百位诗人签名的《新时代诗歌遂宁宣言》。在宣言中提到,“新的时代带来了新的生活,其背后是新的书写对象、新的经验结构,以及对世界的新的想象方式、对自我的新的体认途径。广大诗人将积极迎向时代之“新”、生活之“新”、经验之“新”,超越旧有观念和美学惰性,重新构造我们的思维习惯与感觉结构,不断寻找寄托诗意的新对象、表达世界的新方式、消化当下经验的新的美学器官,努力以诗的形式记录和提纯时代生活,将新时代的经验和感受真正纳入诗歌的审美记忆谱系之中……”宣言一出,引发诗坛瞩目。3月11日,封面新闻记者在中国作协《诗刊》编辑部,采访到《新时代诗歌遂宁宣言》的核心倡议人之一——《诗刊》主编李少君。

诗歌
应面向广阔的时代和世界

  封面新闻:《新时代诗歌遂宁宣言》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李少君:在遂宁国际诗歌周期间,诗人们就提倡诗歌与时代同步的关系,从小众走向大众的问题。传承与创新的问题,立足本土与面向世界等问题进行讨论。很多人谈得非常到位。大家心目中逐渐形成了共识,所以就形成了《新时代诗歌遂宁宣言》。当时很多著名诗人都带头签名,有很多获鲁奖诗人,北大、北师大、南开、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的教授,还有《星星诗刊》《草堂》《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诗潮》杂志主编。
  封面新闻:以您作为诗人的观察和体会来说,诗人与时代的关系,总体处于怎样的状况?
  李少君:在上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很积极主动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当时很多的东西都是开创性的,很多路都是全新开创出来的。所以,当时的年轻人,跟时代的关系是比较密切。他们都是投身于时代的大潮之中。在不少行业,都处于一个开创者的角色。我前段时间写的一首长诗叫《闯海歌》,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代闯海人的历程。很多人看了很激动,因为看到了当时我们的时代生活。现在的不少诗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存在一个现象:从学院到学院。而且随着专业越来越细分,研究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窄,跟社会的联系和接触面小了很多。对于社会和生活,他们更多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投入者。这种情况,肯定是比较难写出特别好的诗歌的。
  封面新闻:靠近时代和现实,对诗歌本身发展也是有利的,对吗?
  李少君:对。从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或者第三代诗人,都曾经为新诗的发展,做过各种突破。新诗当下面对的问题是,过于把注意力放在对艺术的表面的追求,语言、修辞的追求化上面。过度自我化,又变成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所以我认为,现在需要有一个新的节点,诗歌重新面向现实、生活,面向广阔的时代和世界。当下,新诗又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转折点。

诗人
走出宅院能写好诗

  封面新闻:诗歌被誉为文学的皇冠,是最高级的语言艺术,属于精英文化。小众与大众之间,该如何平衡?
  李少君:如果诗歌处于以别人看不懂为荣,越来越小众的趋势,我认为是有问题的。诗歌当然允许很高雅的、很个别的个体存在,但主要的潮流还是要引起大家的共鸣,引起人们喜爱。事实上,诗人往往在走出宅院,走向更广阔的自然、社会、天地的时候,能写出很好的诗。比如西川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当时是北京大学有个学生实践项目,他去参加了这个实践项目,去了青海,西川写出了他的代表作。如果只是从书本到书本,每天都关在书斋里面,当然也有可能会有一些不错的作品,但总体来说,产生文字游戏的可能性最大,很难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封面新闻:作为新诗“国刊”的主编,您认为,《诗刊》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
  李少君:我认为,一方面要强调主流,一方面要去包容。但是这个主流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主流肯定是倡导一种时代的精神。伟大的诗歌都是代表了一种时代的精神,你看盛唐气象,不就是有李白这样的浪漫主义,有杜甫这样的现实主义,它才构成了盛唐气象。如果没有这样的代表性诗人,是很难呈现一种盛唐气象的。当然因为诗歌毕竟是艺术,它有艺术的规律,比如在语言上、形式上有其独特,创新的地方。我认为,一流的诗歌,一方面是现实感,同时在艺术上又是独创的,具有魅力的,具有美学风范的。

诗意
是语言的必备素质

  封面新闻:也就是说,如果你有写诗的天分和兴趣,你就只管写就行了。
  李少君:是的。在一个整体越来越好的社会里,一个诗人的才华,肯定不会被埋没的。在一个好的社会,诗是不会辜负人的。客观地讲,写诗写得好的年轻人,在现实经济生活上,也不会被亏待。很多人的经历证明是这样。以我的经历来说,我当年“闯海”的时候,没想过未来会怎样。当时心中只是有一股热情,就是想按照自己的喜爱,做些事情。喜爱就会奋不顾身地投入进去,最终有收获。哪怕就算最终没有预期的收获,只要你认真追求过,那些过程也会变成你的收获。比如我们认识一些朋友,后来也不写诗了,但是他们一直过着有激情的生活,我觉得那也是诗歌给他们的馈赠。而且,我还想分享一个经验,那就是,追求理想的过程,很可能是很有风险的,但我的建议是不要太计较一时得失。
  封面新闻:媒介时代,图像、动态影像越来越发达,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注意力,很大一部分就放在视频社交网站上。您认为未来诗歌会不会以多媒介的形式呈现?
  李少君:我认为,肯定会的。新媒介的能量不可小觑。比如中国诗歌网,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诗歌网站,注册用户有15万,每天的阅读量有50万。基本上每天会收到3000多份的投稿。我们现在准备在中国诗歌网上开拓视频功能,形成一个多媒介的平台。此外,现在全国各地朗诵协会特别多,甚至不少县都有朗诵协会,特别活跃。我们计划将通过中国诗歌网,把全国朗诵协会相对集中到一起,给他们提供一个诗歌朗诵的集中平台。包括现在很多电视台,也在陆续办诗歌节目。除了我们知道的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三沙卫视开通《诗与远方》,安徽台、湖南台都在跟我们谈合作节目。
  封面新闻:诗是不是还特别适合影像呈现?世界上伟大的电影,都是光影的诗。
  李少君:确实如此。因为诗歌比较有想象力的。有想象力就给影像、音乐,提供足够的基础性空间。而且,就像数学在科学里是个基础一样,诗在所有的文学艺术里,是根基型的。比如说,经典的书法作品往往就是抄诗。一流的绘画,也是先写诗,再用诗意画画,都是个基础。一流的小说家写小说,诗意是语言的必备素质。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实习生刘可欣

诗刊 李少君 海南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7 中创物流 603967 --
  • 03-21 三美股份 603379 32.43
  • 03-18 亚世光电 002952 31.14
  • 03-14 震安科技 300767 19.19
  • 03-14 永冠新材 603681 10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