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激荡四十年:谁在崛起 谁在没落?

中国城市竞争激荡四十年:谁在崛起 谁在没落?
2018年12月20日 17:39 澎湃新闻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中国城市竞争激荡四十年:谁在崛起?谁在没落?

  文丨西部君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起点,此后四十年,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渐转轨,城市间的发展竞争逻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国营经济比重下降,民营企业崛起,曾经的经济高地东北进入困难时期;陆权时代让位于海权时代,三线建设地区在沿海外贸城市的光环下黯然失色;资源型产业被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取代,钢铁重工业城市辉煌不再……

  四十年来的中国城市竞争,可谓风云变幻,中途伴随着政策变化、城市化、全球产业迁移浪潮等诸多因素,强弱格局不断洗牌。

  截止到2017年,中国有4个直辖市,4个一线城市,9个国家中心城市,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的城市有4个,突破万亿的有14个,早已截然不同往昔。

  那么这四十年来,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谁在崛起?谁在没落?

  西部君对1978、1988、1998、2008以及2017年的全国经济二十强城市进行了梳理,为大家提供一个观察窗口。具体如上图所示,部分数据可能存在误差。

  01 四十年来一二线城市的差距在缩小

  1978年上海以272.81亿的经济体量排在榜首;2017年,上海成为唯一超3万亿的地区,GDP高达30133.86亿,位列福建省之后,是1978年的110倍。

  排在二三四位的分别是北京(108.8亿)、天津(82.65亿)、重庆(71.7亿)。

  此时的重庆还没有直辖,而全国三强城市,被直辖市包揽了,可见国家政策资源对城市经济的巨大加持效果。

  1978年的上海,来源网络

  不过彼时全国的经济要素,高度集中在少数城市,所以同样是直辖,上海与北京和天津之间的实力都有明显的差距。北京、天津和重庆三者的GDP加起来,还是没有上海高。

  以上海为参照,我们还可以看出四十年的增速走势。

  1988年上海GDP是648.3亿,相对1978年翻了2.38倍;1998年是3808.09亿,相对1988年翻了5.87倍;2008年是13698.15亿,相对1998年翻了3.6倍;2017年是30133.86亿,相对2008年翻了2.2倍。

  可以看出,上海所代表的中国经济,在千禧年前后迎来了四十年来最快的增长时期,2003年到2007年间,全国GDP增速都维持在10%以上。

  这一时期恰逢中国加入WTO,同样也是户籍松绑之后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开始,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不过相对于1978年来说,市场经济马太效应,并没有让城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至少从全国经济二十强来看,这些来自各省的头部城市,GDP差距在不断缩小。

  1978年,上海的GDP是排在第二十名的长春的十倍左右;1988年上海只有第二十名烟台的不到六倍;1998年降为不到五倍;2008年到2017年则稳定在四倍左右。

  经过四十年的追赶,头部城市之间的实力越来越接近,这也意味着排位竞争越来越激烈。比如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重新杀回全国二十强。

  02 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949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重心都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北方城市。

  这一方面是由于地缘、国际等原因,比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另一方面,也是重工业天生靠近资源产地的规律使然,比如内蒙古、陕西等产煤大省,石油城市大庆。

  以1978年为例,经济十强城市中,北方有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占据6个席位。而在经济二十强中,北方城市占据11个席位。

  不过东南沿海一带因为天然的海港优势,很快成为对外贸易的前沿地带。庞大的来料加工业订单,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广州这座传统的商贸城市,开始逐渐爬升;诸如长三角的苏锡常,珠三角的佛山、东莞等也进入逆袭通道。另外小渔村深圳火速成长,让南方拥有了一线城市中的3个席位。

  东北工业区,来源电影《钢的琴》

  与此同时,北方的重工业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黑吉辽三省的省会之外,典型如鞍山、唐山、大庆等,开始走向没落。

  1988年,青岛、哈尔滨跌出前十,中国经济十强城市中,北方城市降到4个;二十强城市中,北方降到9个;1998年,沈阳、大连跌出前十,中国经济十强城市中,北方城市只剩北京和天津2个,二十强降到8个;2008年,青岛杀回前十,中国经济十强城市中,北方城市有3个,二十强降到7个;2017年,青岛再次掉出前十,中国经济十强城市中,北方城市2个,二十强只剩北京、天津、青岛、郑州4个。

  四十年来经济和产业的南迁,让北方城市显得有些失落。除了东北的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外,山西太原、河北唐山,包括内蒙古的包头,都陷入了资源型城市的典型困境。

  经济南迁的大势,影响的还不只是秦岭淮河以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以南北,而是以东中西为参照,经济重心的分布基本没太大变化。

  1978年全国二十强中,中西部只有重庆、成都和武汉;算上2008年后杀入二十强的长沙、郑州,以及在二十强边缘徘徊的西安,只占据6个席位,中国城市的豪强仍然聚集在东部沿海。

  03 谁最耀眼?谁最失落?

  以全国经济二十强为参照,我们大致可以对一些有亮点的城市进行分档:

  最“稳”的三座城市:上海、北京、天津

  上海、北京牢牢占据着二强席位,稳如泰山;天津四十年间虽然排名有波动,但整体来讲不算大,1998、2008、2017年都稳居全国第6。

  不过最近两年,天津开始挤水分,且面临着失速的风险,2017年全年增速3.6%,今年前三年季度增速3.5%,未来能否稳住排位,依旧存在变数。

  最耀眼的三座城市:深圳、苏州、杭州

  深圳1979年设市,1980年成为全国首个经济特区,不输直辖市的政策倾斜,加上毗邻港澳得天独道的区位优势,让它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四大一线城市。

  1988年GDP只有87亿左右,在全国二十名开外。十年后的1998,便跻身全国第5,随后赶超重庆、广州,位列三强,不愧改革开放最成功的城市。

  苏州地处县域经济发达的包邮区,1978年时,其经济体量位列省会城市南京之后,排在全国15名左右,到1988年就强势杀入十强,位列第7,2008年甚至有着蹿升到全国第5的高光时刻。

  杭州并非工业城市,1978年的GDP只有28.4亿,排在全国19位左右,1988年便跻身全国前十,目前稳定在此区间。而且,作为互联网巨头的总部所在地,在新经济等诸多领域,杭州可谓独树一帜,具备与一线城市抗衡的实力。

  最失落的三座城市:沈阳、大连、哈尔滨

  1978年,三座城市都还是全国十强,但几乎每隔十年就往下掉几个名次。

  1988年,哈尔滨跌出十强;1998年沈阳、大连掉出十强;2008年哈尔滨跌出二十强。

  2017年全国二十强城市已找不到它们的身影,大连排在全国第22名;哈尔滨和沈阳,分别位列第32名和33名。

  04 城市竞争没有终局

  其实要论最失落的城市,如果将考察范围扩展到所有城市,还可以列出很多名单,比如1978年的二十强城市长春、鞍山、大庆、唐山等。

  反过来说,这些年火速蹿升的城市,也不止深圳、苏州。至少从200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恰恰是一些二三线城市。

  图片来源:智谷趋势

  比如西部君之前谈到过的合肥,GDP从2001年的363.4亿,增长到2017年的7191亿,增长将近二十倍。

  另外像长沙,从2001年的728.1亿增长到10200亿,跻身万亿俱乐部。

  结合上述趋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城市竞争,还将遵循两大规律,一方面大小城市间的差距扩大;另一方面头部大城市之间,距离逐渐缩小。

  具体来讲,四大一线城市加天津、重庆的六强格局,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二三线城市领涨GDP的趋势,将让二十强剩下14个席位的争夺变得日益白热化。

  总的来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城市竞争没有终局,也没有永远的赢家。“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对区域经济的新贵和掉队者,都不会是过时的鞭策。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陈合群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8 华林证券 002945 3.62
  • 01-04 青岛银行 002948 4.52
  • 12-27 华培动力 603121 11.79
  • 12-26 华致酒行 300755 --
  • 12-19 中山金马 300756 53.8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