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央行为何要对智能存款进行窗口指导?

2018年12月20日10:24    作者:莫开伟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莫开伟

  很明显,央行对“智能存款”进行窗口指导并非心血来潮,也并非杞人忧天,更不是央行为了显示自身的监管权威,而是为了维护稳定的银行经营秩序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现实需要。

  最近,针对民营网络银行、中小地方商业银行“智能存款”如火如荼、飞速发展并导致银行存款业务爆发式增长的局面,央行约见了相关银行、第三方互联网销售平台等机构并进行沟通,实施了窗口指导(12月18日财联社),

  “智能存款”是民营银行及地方中小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推出的一项新的金融存款产品,它具有一定的金融创新性,因为它与传统银行推出的“智能存款”相比,在产品结构设计上有所创新,传统银行的“智能存款”仅仅是计息规则的调整。而目前“智能存款”具有三大特征:一是随存随取,存款时间越长,收益越高,最高年化利率可达到4.5%,而起存金额仅为50元。二是产品收益率比活期存款收益高出10倍,甚至比当下仅仅4%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更胜一筹,能享受活期存款随借随还的便利,还享受50万元存款保险制度。三是它实质是定期存款而非理财产品,只是产品结构上做了“收益权转让”,才让当下市场流行的“T+0”、“T+1”,甚至是实时到账的模式成为可能,从而让定期存款看上去如活期存款一般。

  正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且利率较高,受到广大投资者青睐,更成了今年一些民营银行主推的存款业务。目前加入“智能存款”的银行日渐增多,除了原来的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以外,百信银行、苏宁银行、富民银行等多家互联网直销银行、民营银行都相继推出相“智能存款”产品,且均以网络销售渠道为主。

  而“智能存款”兴起的原因其实很明显,因为民营银行与地方中小银行缺乏足够的存款竞争优势。与大中性银行相比,小型银行、新型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在揽储上的劣势十分凸显。以互联网银行为例,无法设立实体网点、网络远程开户并未完全放开,互联网银行无法有效顺畅地获得存款低成本资金。而小型城商行则很难突破地域限制进行揽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发展,也成为这些银行大规模进军互联网智能存款业务的重要因素。如以微众银行为例,据其已披露的2017年财报显示,截止报告期末,微众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81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7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3亿元。按此计算,贷款余额是存款余额的9倍。正是因为民营银行和地方中小商业银行与国有大型银行、跨区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存款竞争上的劣势及其局限,且通过“智能存款”吸收存款尽管利率支出相对高了点,但融资成本仍显得不是太高,才使得银行机构拼命推崇“智能存款”,让“智能存款”有如雨后春笋。

  自“智能存款”面世以来,市场上对于这类产品质疑颇多,比如定期存款的收益权转让是否合规,是否存在高吸揽储等问题,针对市场的这些反映,央行不得不有所动作;而从当前央行只是约见并进行窗口指导、而没有叫停“智能存款”来看,“智能存款”尚不存在违规违法行为。即便如此,央行为何仍对“智能存款”心存担忧?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如果不加约束,有可能抬升银行机构整体筹资成本,将会助推整体社会融资成本的上升,最终会让银行机构将“智能存款”的高成本转嫁给实体经济,导致“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市场乱象。目前来看,央行的这种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自2015年10月放开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要求,但行业定价自律协会仍然有上限的规定。而据媒体披露,目前“智能存款”产品普遍是以3年期定期存款为基准进行收益权转让,最高利率普遍在3%到4.8%之间。也就是说,这类产品最高的年化利率约在3年期基准利率2.75%的1.0倍到1.8倍之间。这在无形中大大抬升了银行机构的筹资成本,让实体经济融资贵陷入更加严重的地步。

  其次,有可能诱发整个银行机构存款的盲目竞争,掀起新的揽存大战,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剧新的金融市场乱象。因为民营网络银行推出“智能存款”之后,会让其他银行机构暗地群起效仿,这样一来有可能导致未来“智能存款”利率越来越高,存款筹资成本越来越大;同时,有可能引发恶性竞争,导致存款在各银行机构之间的搬家现象发生,扰乱整个存款市场秩序,成为新的金融乱象的源头。

  再次,有可能导致存款过快地向某个单一银行机构集中,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加剧挤兑风波,引发金融风险的发生。因为一方面“智能存款”容易导致跟风者众多,在互联网巨大流量之下,很容易累积流动性风险对金融行业稳定性造成冲击。尤其是流量较大的互联网平台由于风险较低、收益较高,其存款产品更加受投资者青睐;而推出这类产品的银行多是互联网银行及小型城商行,抗风险能力相对弱小,对银行业发展带来较大的隐患。另一方面,迅速揽储、实时到账,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银行、小型商业银行而言,会面临更大的流动性管理风险。尽管中国已经开始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但银行业并非不可能倒闭。如果遭遇集中兑付,资产规模只有数十亿的小型银行或将无法承受,最终会导致流动性风险。而银行的大规模效仿,则更将加剧这类流动性风险的存在。

  很明显,央行对“智能存款”进行窗口指导并非心血来潮,也并非杞人忧天,更不是央行为了显示自身的监管权威,而是为了维护稳定的银行经营秩序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现实需要。同时,“智能存款”确实存在很多不可预见、难以确定的风险隐患,完全有必要进行风险提示。因此,各开展“智能存款”的银行机构应积极主动配合,增加风险意识,把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关口前移,采取切实措施做到防微杜渐,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彻底消除金融风险隐患奠定扎实的基础。

  好在目前有关开展“智能存款”的银行机构已着手对“智能存款”进行约束与控制,将有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到了最小范围。比如微众银行已于12月7日贴出公告《“智能存款+”限时开放通知》,将智能存款暂停存入,已存入资金的利率维持不变,取出不受影响。苏宁银行则已将可随时存取的“升级存”产品悄然下线。而网商银行“定活宝”产品则实行每日销售限额管理。因此,我们觉得央行对“智能存款”进行窗口指导具有必要性,且在央行窗口指导下,“智能存款”的各种风险漏洞将得到有效堵塞,“智能存款”完全有可能实现“软着陆”,并朝着健康理性方向发展,也使存款金融产品创新真正焕发活力,造福广大中小投资者;并进一步维护好金融秩序,不断提高银行的经营形象和声誉。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陈鑫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金融创新 央行 银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ofo创始人戴威发全员信:为欠的每一分钱负责 小偷偷电瓶被电死向车主索赔20万 法院协调后赔5万 鼓励生育要多少钱?梁建章:占GDP2%-5%的支出才有效 李稻葵:中国对扰乱股市监管不到位 国外可判终身监禁 张玉良谈混改:国有资本应低于50% 重要员工都应持股 马化腾评ofo溃败原因:veto right (否决权)问题 菏泽“取消限售”影响有多大? 当地购房者还在观望 天津三星手机工厂“宿命”:员工焦虑等待安置方案 失联近两个月后 万家乐确认自家董事长陈环已被逮捕 2018年哪个明星最值钱?杨幂第一范冰冰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