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改革再出发:紧握改革机遇 看经济强县的蜕变之路
中国网 唐佳蕾
中国网苏州11月19日讯 (记者 黄磊)烟雨蒙蒙,江南的冬天似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暖和……15日,“全国新闻界践行‘四力’江苏行”采访团来到了江苏省张家港市。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当传统计划经济还占主导之时,苏南地区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模式,迈出了我国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最关键的一步。
在这种模式的驱动下,改革初见成效,至1989年,苏南乡镇企业创造的价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就已经占到了60%。
到了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苏南地区主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打造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国际制造业基地,经济集约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中张家港和昆山的经济指标数次排名全国县域经济前列。
张家港市作为位于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市域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7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双山岛旅游度假区,153个行政村,总人口163万,其中户籍人口93万。
2018年1-9月,张家港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48.26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459.8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5.79亿元,完成注册外资5.63亿美元,到账外资3.21亿美元。
永联村:抓住改革机遇兴办乡村企业 创“华夏第一钢村”
“穷不生根,富不天生。”这是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江苏永钢集团董事长吴栋材经常说的话。
1970年永联村围垦建村后,因为地势低洼,十涝九灾,直到1978年吴栋材来以前,永联村还是张家港市最小、经济最落后的村。
来到永联村的吴栋材,结合实际,突破“以粮为纲”的禁锢,在低洼地上挖塘养鱼,填高地成田种粮,在当年年底实现了鱼粮双丰收。
为了使永联村彻底摆脱贫困的帽子,1984年,吴栋材实施“以工补农”的政策,开办轧钢厂。第二年,这家农民兴办的轧钢厂就净赚200万元,一跃成为张家港市十个富裕村之一。
其实,刚来永联村的时候,不少村民对这位新书记有质疑,“你看前面来的四任,这一任肯定也干不长,镀镀金就会走。”
但他却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他要做永联村“永久牌书记”的承诺。1986年,县委打算调他到镇上任职,但他放弃了升迁机会,继续留在永联村。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最开始的“以工兴村”,到后来的“以钢富村”,永联村以工业化为牵引,一步步在改革中走向富裕,成为“华夏第一钢村”。目前,该村所辖面积为12平方公里,村民19000人。2017年,全村销售收入403亿元,利税78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近43688元。成为了全国60万个行政村中,经济总量排名前三,上缴税收排名前二,全面建设名列前茅的一个行政村。
建农村:稳中求进,改革再出发建文明新村
与永联村一样,建农村也是张家港市的“名村”之一,以“文明新村”著称的建农村引起了记者的兴趣,通过走访,记者亲身感受到了这个“文明新村”的发展变化。
“建农村注重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对此我们实施了‘四德’积分管理,以各家庭为单位,将家庭成员的日常表现归纳为‘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四大项、22小项,每一项都量化赋分,每月一积分,每季一张榜,年终各家庭得分情况与股权固化分红相挂钩。”张家港市南丰镇建农村党委书记施建章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几年来建农村村民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开展美丽村庄建设过程中,建农村先后投资3800多万元建设了“省级三星级康居乡村”和“苏州市美丽村庄示范点”。该村92%以上的农户生活污水接入管网并实行无害化处理,在全市率先实行农村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同时通过实施“四德”积分管理制度,提高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的意识,让村民自觉养成维护村内安定和谐、保持村内环境整洁的习惯。
建农村从一个贫困村发展至今,区域面积有3.2平方公里,下设22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876户,总人口2518人。村党委下设4个支部,共有党员102人。
2017年,建农村村级可用财力876万元,人均收入近4万元。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538亩,流转土地率达95%。村民居住环境按照“中间一排房,前面一条路,后面一条河”的布局统一规划建设。
责任编辑:李思阳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