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券商千亿资管驰援股票质押 11家认缴名单确定

解密券商千亿资管驰援股票质押 11家认缴名单确定
2018年10月25日 02:10 21世纪经济报道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本报记者 张欣培 谭楚丹 上海、深圳报道

  导读

  目前券商只是初步达成意向,最终具体的运作方案仍在探讨中。资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介入,比如投资股权、投资债权,或是并购重组。业内人士认为,何种方式介入要根据标的实际情况,但债权方式流程最快。

  一场券商的股权质押救助计划正在开展。

  10月2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11家证券公司达成意向出资210亿元设立母资管计划,用于帮助有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纾解股权质押困难。

  目前,11家券商名单尚未明确公布。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广发、国君、银河、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等大券商赫然在列。刚刚上市的天风证券也在11家券商之内。记者了解到,各家券商认缴金额不等。

  不过,目前券商只是初步达成意向,最终具体的运作方案仍在探讨中。但据了解,资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介入,比如投资股权、投资债权,或是并购重组。业内人士认为,何种方式介入要根据标的实际情况,但债权方式流程最快。

  各机构不断出手以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原因在于,过去几年股权质押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的过程,而随着A股的走低,隐藏的巨大风险正在暴露。其中,以券商作为质押人的股权质押数量更是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

  10月24日,一位业内研究员给出的估算数据是,证券公司存量股票质押业务跌破平仓线的参考市值所占比例是40.1%。由于股票质押风险不可小觑,近期监管层频频表态要“出手”解决质押问题,给市场“定心丸”。

  11家认缴券商名单确定

  在股权质押风险不断加大之下,各方正在积极寻求纾解危机之道。

  截至目前,证券业协会尚未公布正式名单。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广发、国君、银河、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天风证券等券商在列。各家券商认缴金额各不相同,有券商承诺出资25亿元。

  此次参与股权质押救援计划的券商大多为业内排名居前的大型券商。

  “这些券商的资金实力强,股权质押规模也比较大,让中小券商拿出几十亿并不容易。”10月24日,上海一家中型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天风证券也成为名单中仅有的中小券商。

  此外,大多数中小券商并未参与到此次行动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券商也暂未有类似的救助计划。“我们目前没有采取类似救助行动。”10月24日,多家中小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实际上,对于这些出资的大券商来说,动作或许不如外界预期之快。“公司治理有很多流程,认缴这个事还是要走内部程序的,目前只有一两天的时间不可能那么快走完。”华北一家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

  关键之一是券商资金来源。初始资金是券商自有资金还是外部资金,如果外部资金在当前市场下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根据协会公告,通过210亿元母资管计划形成1000亿元总规模计划,这意味着接近4倍杠杆。然而,在当前市场下募集资金并不容易。

  深圳一家上市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的高管24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确实存在募资困难的情况。“所以可以跟地方政府一起合作,毕竟地方政府对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最有动力。”他还提出,最好是能把保险资金与银行资金的渠道打开。

  “目前这些券商只是达成了初步意向,大券商实力强的更倾向于用自营盘资金去接盘而不是资管计划,很多问题大家出现分歧,所以都需要时间去磨合。”10月24日,北京一家券商人士向记者透露。

  同日,上海一家大型券商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这11家券商目前只是表态出资积极参与,但是具体方案,如何募集资金以及如何运营操作各家券商还没有探讨出统一的方案。”

  创新化解风险模式

  据了解,11家券商计划成立的百亿母资管计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介入,比如投资股权、投资债权,或是并购重组。

  深圳一家上市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的高管24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来看债权方式流程更短。

  “债权方式可以给上市公司提高质押率,比如原本只能打三折,现在可以打五六折,这就能迅速解决问题。但是股权投资就要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首先要对标的进行选择,比如要考虑上市公司是否有发展前景、券商资金未来如何退出等市场化因素,流程就会很长了。”他说。

  在券商与地方政府合作化解风险案例中,除了11家券商成立母资管计划以外,东兴证券则是另一起案例,从运作模式来看,显然采用股权投资方式。

  10月16日,北京证监局公告,海淀区国资和东兴证券发起设立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100亿元,首期20亿元已完成募资,通过受让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10%的股权,帮助民营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等。

  工商资料显示,该产品名为“北京海国东兴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展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海国东兴基金”),早在9月4日已经成立。一名接近该基金的人士24日表示,目前已初步完成项目储备和部分企业的尽职调查工作。

  在股东构成中,有券商,有地方政府下的投融资平台,有房企等。具体而言,东兴证券为大股东,认缴10亿,持股比例49.98%;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为第二大股东,认缴金额6亿,持股29.99%。其他小股东有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开房地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海长益投资管理公司(有限合伙)。

  无论通过股权、债权抑或并购重组方式化解股票质押风险,如何筛选标的以及控制风险成为关键。10月24日,深圳大型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虽然是出于化解风险目的,但还是要找质地比较好、前期可能被“误伤”的一些标的。

  券商承压与自救

  目前各机构都把重点放在防范股权质押风险上,原因在于股权质押规模的巨大。随着A股的持续走低,爆仓的风险压力也在逐渐加大。

  10月24日,一位业内研究员给出的估算数据是,证券公司存量股票质押业务跌破平仓线的参考市值所占比例是40.1%。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 市场质押股数6427.95亿股,市场质押股数占总股本10.01%,市场质押市值为42987.04亿元

  其中,大股东质押股数6021.75亿股, 大股东质押股数占所持股份比6.62%。大股东未平仓总市值10656.19亿元, 大股东疑似触及平仓市值29692.69亿元。

  有业内人士调侃到,券商出资缓解股权质押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在救自己。尽管不无戏谑,但也反映了券商在股权质押方面隐藏的巨大风险。

  从2013年下半年,以券商为主体的股权质押业务开始了爆发式增长。目前,以券商为主体的股权质押几乎占据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全部质押股份2033亿股,其中证券公司作为质押方的质押股份为952亿股,占比47%;质押股份参考市值1.99万亿,其中证券公司为主体的质押参考市值为0.90万亿,占比45%。

  尤其是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大券商在股权质押方面规模尤其巨大。Wind数据显示,交易次数排名的前十家券商累计质押股份515亿股,占93家证券公司全部质押股份的54%;前十家质押参考市值为0.50万亿,占全部的56%。

  今年以来,共有93家证券公司参与到股权质押业务中。截至10月24日,有92家券商质押股份未完全解押,未解押数量为872万股,未解押股份参考市值8264万亿。

  按照未解押股份数量排名,前10家券商分别是华泰、申万、海通、中信、国信、中信建投、银河、广发、招商等。业内人士表示,这10家券商大概率会出现在认缴名单中。

  此外,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以证券公司为质押方未解押交易参考市值超过百亿的券商达到了19家。申万宏源海通证券、银河证券的未解押参考市值均超过了500亿。平安证券、国元证券、中银证券、东吴证券国海证券的未解押市值均超过百亿。

  实际上,今年以来,一些券商已经开始采取了防范股权质押的风险,比如提高股权质押标准、提高质押率、暂停新业务、谨慎开展业务等,股权质押规模也已出现了下降。

  监管动员“拆雷”

  由于股票质押风险不可小觑,近期监管层频频表态要“出手”解决质押问题,给市场“定心丸”。

  国信证券私募基金子公司国信弘盛10月24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组织团队研究相关政策,寻找可行的方式推进落实。深圳另一家大型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人士则表示会持续关注。

  相较“财大气粗”的券商基金子公司而言,中小型私募基金参与积极性不强。

  深圳一家小型股权私募基金人士10月24日表示,“相当一部分私募对此比较谨慎,毕竟出现质押危机的上市公司,质地很不好。”深圳一家中型股权私募基金人士则谈到“有心无力”,“有抄底的心,但今年募资很困难。”

  同样可能会出“真金白银”的还有保险资金。

  10月19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了解,相关政策银保监会有关部门已在研究酝酿中。

  具体措施包括允许具备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专项产品,面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上市公司股票、债券等标的,参与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该产品将设定合理锁定期,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主要采取股东受让、上市公司回购以及其他方式平稳退出。

  监管层除了动员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以外,还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优化。深交所在10月21日表示,全面排查上市公司风险,优化完善股票质押信息披露规则。

  据了解,在中报监管里,深交所强化信息披露,充分揭示风险。例如针对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情况,深交所从可能面临的质押风险、资产状况等入手问询,并着重了解其采取化解质押风险的措施,督促积极应对风险。通过事后监督问询,已督促近70家公司披露补充更正公告,充分披露反映其真实经营情况,全面揭示公司风险隐患,给投资者真实的上市公司。

  同时,科技监管方面,深交所搭建了股票质押风险监测信息平台,提前预判并督促相关主体化解风险。

  (编辑:杨颖桦)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券商 股权质押 风险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1 新农股份 002942 --
  • 10-24 宇信科技 300674 8.36
  • 10-17 长城证券 002939 6.31
  • 10-11 昂利康 002940 23.0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