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发改委价格调控陷两难 企业要求涨价消费者反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0:05 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价格又一次牵动人心,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列出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单中,价格位列首位,在“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中,平稳物价,显然不仅是总理一人的职责。国家发改委又将担纲重任,而改变社会的预期,又恰是宏观调控能否到位的关键。

  在国家发改委的网站显著位置上,每天更新的不是天气预报,而是每日的猪肉价格快讯。

  最新一条的快讯显示,“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3月19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集市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每500克为14.59元,比18日下降0.04元。”,而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问题单上,价格问题恐怕位列经济问题的首位。 这或许将让承担宏观调控职能的国家发改委,在经历了一轮机构改革之后,再次如履薄冰。

  自上而下

  上一次中国面对价格通胀的压力,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中国政府采取的是抑制中国经济增长过快来控制通货膨胀,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行动”,将近20年后,当中国经济又一次面对通胀压力之时,自上而下的调控手段并未有所改变,只不过,处在敏感期的国家发改委在承担这一核心职能。

  一个十分微妙的现象是,虽然国务院制定的发展目标是2008年GDP增长控制在8%,但是,各省对外公布的GDP增长均高于8%,最低为北京的9%,这更凸显了国家发改委作为宏观调控核心部门的意义所在。

  显然,地方和中央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差距,将影响着控制物价上涨的大局。河北省省长郭庚茂便表示,“控制物价还是一个宏观的问题,主要要靠中央来统一部署。要坚决落实中央的各项调控的、各项稳定物价的措施。所以,地方政府首先要坚持这一条。因为单从一个局部来讲,稳定物价、调控物价,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都是很难的。”

  不久前,部分省市的物价局局长,被要求前往北京召开座谈会,国家发改委毕井泉副主任语重心长地说,“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

  接近中央决策层的人士透露,虽然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了国家发改委要进行职能调整,完善宏观调控的职能,但包括能源、水源等基础性上游产品的价格控制与审批权,基本可以确定将被保留。

 [1] [2] [3]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