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广东农垦海外橡胶园大收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10:13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撰文本报记者 宋菁 汪沛洋 钟雁明

  收购公司产能可达我国橡胶年产能的1/2

  橡胶园连绵数里,高大的橡胶树一棵挨着一棵,谁也说不清眼前的橡胶树有多少。橡胶园的地面总是那样的平缓,就算是在山地上的橡胶园,也被人工修整得一层一层。

  这片马来西亚的橡胶园,可能即将成为中国稳定的天然橡胶的供应地。广东农垦正在酝酿一场大收购,而马来西亚的一个橡胶园已被其锁定。如果竞购成功,这将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一个橡胶园。

  作为第一大橡胶消费国,国际市场橡胶价格从5年前不足10000元/吨的低位升至今年最高价位18000元/吨,已经刺痛了中国产业界的神经。受此影响,国内下游行业的大批轮胎、制鞋厂商正濒临倒闭,更令人忧虑的是,中国的经济及国防安全也都可能受到威胁。因此,早前对世界橡胶主产国投资几乎为零的中国,开始积极谋划天然橡胶的海外战略。

  1.收购飓风

  2005年,广垦发起海外收购飓风。

  就收购橡胶园一事,广东广垦橡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位高层2005年12月9日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广垦已经与当地政府及众农户达成了意向协议,借助当地行业协会的斡旋,几方有望今年下半年集中签署相关协议。

  竞购的橡胶园面积达几十万亩,不过胶园具体的产能、所处地理位置以及具体收购金额,广垦方面拒绝进一步透露,只表示:“鉴于马来西亚单株橡胶的8-9公斤的高产状况,该园的橡胶产能会相当惊人。”

  然而,锁定这块橡胶园的并非广垦一家。目前,还有三家国际企业以及一家国内企业也在参与胶园竞购。

  和广垦有接触的一位业内人士估计,橡胶园应该位于马来西亚东部的沙巴地区或沙捞越地区,而广垦的这几家对手极可能是几家全球知名的轮胎供应商。国内的这家企业可能是海南农垦、云南农垦、上海轮胎、山东三角以及中化国际中的一家。而日本的普里司通、横滨、住友,法国的米其林,美国的

固特异也可能参与竞购。

  记者2005年12月16日致电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商务参赞高文宽,高参赞表示,并没有接触到马来西亚投资橡胶产业的中国企业,对广垦的一系列收购也尚未听闻。

  早在橡胶园这笔大收购成行前,2005年10月,广垦已经在泰国南部秘密洽购了3家橡胶加工厂50%的股权,斥资达5000万美元。据介绍,仅这3家加工厂的年产能就有26万吨,而这个数字差不多是全国橡胶年产能的一半。

  广垦的高层人士说,这3家加工厂的收购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历时近两年呐!”3家加工厂股份原本分由7个股东持有,“要保证控股权,就得一个一个去攻克。”目前几方已经签署最终协议,但是后续工作还在继续,预计要到明年中方可正式投产。

  而这并不是广垦第一单加工厂收购。2004年,广垦成功收购泰国南部的一家加工厂,成立泰国广垦橡胶(沙墩)有限公司,今年初,该厂已经顺利投产,年产能达到10万吨。

  同样是去年,广垦斥资230万美元收购一家年产能3万吨的加工厂。而在马来西亚,广垦也已签下两家天然橡胶加工厂。

  不过,“购得加工厂却并不意味着控制了资源。”广垦高层人士坦言,加工厂只是完成天然橡胶的初级加工,却并不能控制源头,“只有拿下橡胶种植园才能保证对国内天然橡胶的稳定供给。”

  而政策的限制正是中国兵团收购胶园的最大瓶颈。

  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印尼三国天然橡胶产量占到世界的60%,不过,这些国家却对外资进入天然橡胶种植领域限制严苛。即便如此,中国农垦还是找到了门道。一位和几大农垦局均有接触的业内人士2005年12月23日透露,除了广垦,国内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商海南农垦也正在马来西亚以及泰国南部地区寻找合适橡胶园,而颇具实力的云南农垦对此“也很有想法”。

  据透露,国内企业几单大型收购均与马来西亚最大橡胶财团兰可公司有关联,“不排除此次收购胶园也有兰可从中牵线。”

  2.供需失衡

  作为四大工业原材料之一的天然橡胶,与石油、钢铁、煤炭一起支撑起整个工业体系。此外,它也是重要的战略产品,涉及到国防安全。“一个国家,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橡胶!日本政府甚至为企业提供贴息贷款,意欲尽可能多地占有世界天然橡胶资源。”知名橡胶分析师王伟波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评价。

  然而,这样一种敏感商品,中国却并不能保证获得稳定供给。中期集团橡胶分析师张智超介绍,目前国内橡胶自产大约每年57万吨,主要产地是海南和云南,而进口量则高达120万吨,自给率已由1999年的50%下降到2004年的32%。而目前,年需求缺口仍在110万吨上下。

  有评论说,当天然橡胶自给率下降到20%以下时,国家经济的稳定以及国防安全都将受到挑战。

  而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的预测,2010年,中国生胶总消耗量将达500万吨,其中消耗天然橡胶230万吨。而据农业部门规划,2010年中国天然胶总产量为75万吨,也即是说还需进口155万吨。

  甚至还有分析预测说,2010年中国的天然橡胶需求将达到300万-400万吨。与之相对的,是天然橡胶的生长却需要相当漫长的周期,“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地理条件比较适宜橡胶生产,一般4-8年割一次胶,而国内橡胶生产大省海南、云南都是8年割一次胶。”“供给是刚性,需求却是弹性的,这就是天然橡胶持续高位的原因!”王伟波这样解释。

  此外,2004年海啸、2005年的持续暴雨也都严重影响了三大主产国天然橡胶的供给。

  专门从事橡胶贸易的佛山得力泰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涂丽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受海啸影响,进口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石油副产品)价格业已形成倒挂:前年一年,受油价高位影响,合成橡胶最高位达到16000元人民币每吨,天然橡胶则维持在12000-13000元人民币每吨;而去年,合成胶下挫至12000元人民币每吨,而天然胶则上行至历年最高位18000元人民币每吨。

  3.商业博弈?

  鉴于此种供需失衡的现状,去年,农业部提出了“走出去”控制橡胶资源的战略,而广垦的系列收购案也都借此展开。

  王伟波认为,通过海外天然橡胶基地的建设,可以绕过主要产胶国联盟的壁垒,以企业行为增强我国在国际橡胶业的影响力。“尤其是收购橡胶种植园,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资源,届时不论国际天然橡胶价格如何大涨大跌,我国都可以获得稳定供应。”而企业,也可通过这“有利可图的海外扩张”攫取商业利润。

  显然,虽是以企业行为完成的商业收购,但是其背后意义远不止于此,“提高我国对全球橡胶资源的控制力,从国家宏观层面上看,具有相当战略意义。”

  不过,商业利益与国家意志之间又如何协调?

  此次胶园收购,除了广垦外,还有一家中国企业也在参与竞购,同样中资背景的企业会不会在同一片橡胶园上去内耗?分析师张智超表示,几方竞购也是合乎常理的商业行为。他也提醒,国内几大农垦并不隶属地方政府,而是直属农业部却又相互独立,“这存在各方利益的相互博弈”。

  不过,王伟波并不这样认为,他表示,收购胶园并非简单的商业行为,“这背后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国家应该扶持相关企业并适当协调,日本政府也都有为此类企业提供贴息贷款。”

  4.降税危机

  除却国家战略考虑,中国-东盟的降税协议也促成了广垦的胶园收购。

  2005年7月20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降税计划启动,中国和东盟成员国正式按照《货物贸易协议》的规定,对原产于中国和东盟的7000种商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

  然而,这项被认为将惠及18亿消费者的双边协议却并不能给国内产胶企业带来利好。“如果天然橡胶能够成功降税,国内胶价趋于透明,那么下游的轮胎业、制鞋业自然可以得到实惠,不过产胶企业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分析师张智超表示。“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的天然橡胶其实更便宜!”从事橡胶贸易的涂丽萍介绍,由于劳动力成本更低,橡胶的生长周期又比国内短,国际市场上,东盟几国的天然橡胶价格要比国产胶便宜10-15个百分点,而且“纯度更高”。

  不过20%的高关税以及17%的增值税使得天然橡胶进入国内市场时已不再是低价。“1100美元每吨的胶,到国内已经升至17000-18000元人民币每吨。”

  张智超表示,国内下游企业本来希望能借助《货物贸易协议》尽快实现天然橡胶的降税,“不过,结果还是让他们失望了。”对于天然橡胶这个敏感商品,中东双方都没有给出明确的降税时间表。“这自然是出于对国内橡胶产业的保护,毕竟这涉及到几千万人的生计,而农垦系统也乘势从这种保护中获取了调整的时间。”王伟波表示,“当然,关税也是一个顾虑。中国每年从天然橡胶进口这块可以获得高额收入。”

  广垦高层表示,也是忧虑东盟降税带来的危机,才在短期内酝酿了大批收购。“不论是控制胶园,还是收购加工厂,都能够有效缓解CAFTA降税协议对国内橡胶产区的冲击”。对现在的广垦而言,国内产业会受东盟降税冲击,可其刚刚下注的东盟地区产业却会因降税协议启动而获得更多商机。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