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谁该反思99%的企业没有专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03:03 深圳商报

  “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来自新华社的消息这几天成为不少媒体评论的话题。

  没有技术创新意识,出现专利战略盲区,对于企业的批评随处可见。诚然,中国本土企业在自主创新上处于弱势。但是出现这种局面并非全是企业之过,只把板子打向企业绝对不公平。

  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七的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看似不合理的数字其实很正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创新体系一直沿用前苏联模式,大学与科研院所是研发主体。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创新主体已经转向企业,历史原因带来的资源不平衡却依旧产生作用。比如,三分之二的科技工作者目前集中在事业单位,只有20%在本土企业。最大的影响还不在此。科研和市场脱节,企业自然不会问津那些不能创造效益的技术。

  身陷创新困局,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企业。在创新问题上,我们陷入了意识误区。

  一旦追逐财富的欲望被无限放大,原始动力就会带来生态灾难的危险,中国层出不穷的“垃圾专利”就是最好的例证。国家

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信息称,中国人申请100件专利中,只有18件是发明专利,其余都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国外企业的申请,100件中有86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在几年前的广交会上,甚至还有人拿着圆柱形的蜡烛要求进行专利维权。按照这种逻辑,中国人应该可以狠狠地向
意大利
收上一笔专利费,毕竟中国面条是意粉的“母亲”,“披萨”的“前身”据说还是武大郎的烧饼。

  假如没有申请专利的99%都是中小企业,这恰恰击中我们创新体系的软肋。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作过一项统计,20世纪对世界有过巨大贡献的65项重大发明,全都是由小企业或者个人创造,这当中包括飞机、光纤检测设备、心脏起搏器、光学扫描器、个人计算机等等。据统计,美国每年70%的新技术中是小企业创造的,小企业的人均创新发明是大企业的2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中小企业是原始创新的主体和源泉,99%这个难堪的数字暴露出我们的“短板”所在。

  那可贵的1%是谁?我们的大企业当然拥有最大的可能。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大企业应该是组织者和引领者,是集成创新的主力军。美国有GE、IBM,德国有西门子,日本有索尼和松下,韩国有三星,他们不仅拥有强大的原始研发能力,而且还充当技术批发商的角色,大量吸收中小企业的技术加以改进并实现产业化。和他们相比,中国的大企业做得远远不够。

  需要反思的还有我们的技术引进模式。“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开发”,我们一直奉行的“用市场换技术”往往只停留在前两节,甚至仅仅开始了第一段。具体到各个行业,我们可以举出电子计算机,举出汽车制造等等。在“微笑曲线”中,中国处于最低端。统计显示,中国外贸200强中,企业出口值有74%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万分之三与99%,一少一多对比鲜明。技术创新,中国眼下是个追赶者。利用后发优势,我们需要在制度设计的层面进行反思,而不是喊喊口号。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