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向共和到独立竞选:让我们保护细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01日 14:25 经济观察报 | ||
仲伟志 CCTV播出的59集历史题材电视剧《走向共和》在争吵和猜测中落下帷幕。这部自称“不戏说、不演义”的电视剧甫一播出,便“走向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诠释上。一些人指出,对一些已有“历史定论”的“不光彩”人物进行悲壮的正面渲染刻画,在客观效果上会混淆是非、颠倒历史,造成误导。 “清人不写清史”。在“官修清史”尚未出炉的时候,如何评价清朝人物,尤其是晚清人物,一直争议不断。但自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已经逐渐摆脱“黑白二分法”的革命史观,开始实事求是地反思“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所以说,所谓“给李鸿章翻案”,决非《走向共和》的创造。 实际上,真正让人一唱三叹的是《走向共和》对现实政治体制的思考和关注,它从头至尾都在阐述这样一个道理———国家兴亡根本在于其政治制度,封建独裁专制导致中国衰败,“还权于民”的民主共和制才能救中国。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承认创作自由与价值多元、尊重个性与人权的社会,创作可以自由,批评也当然自由。但我们不能指望一部有美学追求的电视剧承担“官修清史”的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说,《走向共和》不是完整呈现历史,而是论政,或者是“剧谏”,毫无疑问,这是《走向共和》一剧的最深刻之处,但许多人因此大发“诛心之论”,批评创作者选择或者杜撰细节,为了一些非常个人化的理解,使整部作品落入借古喻今、古为今用的“俗套”,甚至说该剧“别有用心”。 晚清之时,国内国际关系尚未理顺,就先后发生了与列强争夺越南的中法战争和争夺朝鲜的中日战争,清朝大败,割地赔款,元气大伤。激进改革派发起戊戌变法,但因操之过急而告失败。变法失败不久,义和团席卷北方,清廷处置失当,最终导致八国联军入侵,清廷再次遭受外交上的重大失败。而在义和团运动中,东南互保,地方督抚与清廷的离心倾向已趋明显。无奈之下,1905年清廷下决心变法。那个世纪之交的中国外衅内乱,历经衰败、崩溃、自我否定、重建、受挫,史学家尚歧说纷呈,实为《走向共和》所难评定。 所以这部59集的电视剧作品的确充满了遗憾。比如按照创作者主旨,孙中山应该是头号主角,但该剧对孙中山的关注简陋到了勾勒轮廓的地步,甚至有漫画倾向。创作者对李鸿章、袁世凯、慈禧的刻画细致入微,但对兴中会的建立、广州乙未之役、孙中山伦敦蒙难等重大历史事件,浮光掠影,一笔带过,使有虎头蛇尾之感。 后来听到消息说,由于CCTV调整了《走向共和》的播出时间,致使该剧从第39集开始就有删节,一些重要的大段论述和独白被修改和删节。尽管CCTV的有关人员出面否认,但《走向共和》的一位主创人员对笔者说,重新修改导致一些细节丢失,肯定会对原电视剧的艺术表现及人物的完整性、连贯性有极大的影响。据说,还有一段普及“五权宪法”等共和理念的独白也因时间关系被删去,如果是这样,就颇有遗珠之憾。 《走向共和》在追问体制问题时固然有明显底气不足之处——如未能更深刻地揭示君主立宪和共和制为什么在近代中国社会土壤不能植根、开花和结果,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先进政治体制的杠杆作用无从发挥,等等——但主创人员刻意弘扬民主法治思想的许多处理方法依然值得称道,这与《雍正王朝》等帝王剧为家奴哲学张目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走向共和》试图告诉我们“改革皇帝”不能救天下苍生,只有先进的政治制度才能救中国,并试图告诉公众一些基本理念和技术细节。 只是,我们的社会往往忽视了承载这些思想的技术细节,或者因讳之莫深而付之阙如。——不仅仅是在艺术创作领域。 比如,最近在深圳出现的多发性的公民独立竞选区人大代表现象(相关报道见B1版),官方有关部门的总体评价是非常高的,但是涉及他们在具体操作中的一些程序细节就颇有微词。比如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吴海宁与邹家健等人把“竞选”形式带入区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而他们在竞选的过程中普遍使用了宣传海报。有关方面指责说,张贴海报在主观上是参选者为自己拉选票,而拉票则是被禁止的“非组织行为”,于是出现了许多竞选者的海报被公共权力部门撕掉的现象。其实张贴海报宣传自己是参选者敢于和准备承担政治责任的意识反映,是一种比游说更庄严的承诺。 我们看到,在深圳,公民利益的自觉激活了中国现行选举制度中那些沉睡的细节,他们在参政过程中对细节的重视和对程序的运用,正在推动着中国基层民主实践的重大变革。有关部门应该尊重民意,顺时应变,而不应该像删除电视剧中那些鼓吹竞选的细节一样,撕掉竞选者的海报。一个不尊重细节的社会文化,必然缺乏自动修复与维护社会结构稳定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