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经济学人--陶冬 > 正文
 

陶冬:能源材料价格今年仍看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11:58 新浪财经

  提要:2006年,能源及原材料将连续第三年抛离股市、债市和汇市,成为金融投资之星。在各类商品材料中,笔者最看好石油和黄金。

  陶冬 作者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

  2005年对能源、材料来说,又是一个好年景。一年中石油价格上升41%,基础金属材料
价格上升28%(图1),同年全球股市回报为20%,债市为4%(新兴市场债市11 %)。用一位对冲基金经理的话说,只要投资石油、商品,闭着眼睛也赚钱。

  笔者认为,2006年还会重复同一个故事,石油及矿石将连续第三年抛离股市、债市和汇市,成为金融投资之星。看好石油及商品主要基于三个理由:需求持续强劲、供应增长缓慢、世界上钱太多。

  首先,各项领先指标一致指向世界经济活动重新加速。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在今年可以达到4.9%,高过去年的4.5%,仅比近年最高值的5%(2004年)低0.1%。而且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多元化,不再是美国消费一枝独秀,美国的企业投资、欧盟、日本、中国、印度的增长均会进一步加速。强劲的需求,是能源、材料市场向好的最重要保障。

  世界经济在走向全球化,生产和服务外包规模越来越大,带动了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一批新兴国家的经济起飞。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新兴国家对能源、材料的需求大增,但发达国家并未减少对汽油、首饰的需求。可以说,新兴国家的崛起,垫高了世界总需求的基数。这是一个结构性变化,使这次的牛市更长,价格升幅更大。

  其次,尽管价格急升,能源、材料的产能扩张速度远比想像的慢。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大低潮的生产商,在新增产能上持观望态度,至少在今后两年内石油及多数矿石的产能增长仍落后于需求。以石油为例,国际能源组织预计今年石油需求上升1.7%(很可能低估了),而供应仅微增1.2%。

  产能扩张缓慢,有其历史背景。上一轮漫长的熊市中,采矿专家被排挤出管理层,财务专家纷纷坐正。这批人关注股东回报,搞并购是内行,开新矿则是外行。并购只涉及资源所有权的转让,并不增加世界产能总量。另外,熊市时削减开支最多的是勘探,没有新发现的储量,就限制了生产扩张。

  最后,这个世界上游资太多,投资渠道不够。前几年的超低利率水平和超宽松金融环境,造成游资泛滥。可供投资的资产供应量远远赶不上资金的增长,股市、债市回报率越降越低,于是游资涌向能源、材料这些刚刚迈出熊市的另类资产。在石油期货市场上,1/4的合同掌握在对实物并无兴趣的对冲基金手中。最近连以长期投资为目标的退休基金,也将大量资金投向能源、材料市场。水涨船高,价格上扬是自然的。

  世界各国经济多处在经济周期的中点(mid-cycle)。经济好像稳定下来了,但随时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加息周期大致见顶,但息口下一步是升是降却说不清。此时股市、债市都缺乏方向感,

房价更是高处不胜寒,于是成就了商品这一另类投资工具。

  顺便提一句,笔者看好大宗商品中的矿石部分,但对钢铁、电解铝等中游商品则不看好。如果中国房地产今年向好,钢价、铝价会小有反弹,不过这些领域的产能过剩太严重。

  在各类商品材料中,笔者最看好黑金(石油)和黄金。去年第四季度石油价格的回落,笔者认为是暂时的。世界经济在加速,全球库存处低位,剩余产能很有限,这些是油价重新向上的基本理由。中东和伊朗两大火药桶中任何一个出事,必然引起石油价格飙升。值得一提的是,石油期货现有净沽空3万张合约(图2)。当这些合约平仓时,油价反弹可期。

  图2: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合约与油价走势

  NYMEX石油期货合约――(千张),WTI油价――(美元/桶)

  黄金升势起步较迟,但近来颇有破竹之势。亚洲各国央行近年来积累下大量外汇储备,其中大部分存放于美元资产。这些央行近月纷纷将部分资产转成黄金,是这一轮金价升势的动力之一。相信随着美元

汇率转弱,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率还会提高。同时,海湾国家(石油资金)、中国印度(外包资金)对黄金的消费需求也呈双位数增长。

  有人会说,今天的石油、黄金价格已经很高了。石油在1980年时每桶39.5美元,比今天的价格无疑低出许多。不过,如果去除通胀因素,今天的油价只有当年的60%(图3)。黄金在1980年的高位为每盎司670美元,今天金价不过是当年的80%,去除通胀因素后更仅有30%。

  图3:石油价格走势(名义油价--,去除通胀后的油价--,1982=100)

  2006年伊始,世界政治、经济便充满了变数。除了恐怖主义阴霾和

伊拉克战争,后沙龙时代的中东局势、俄罗斯/乌克兰天然气之争背后隐含的能源运输风险、伊朗核子项目可能引发的战争风云等,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可能触发油价、金价飙升。而且,随着美联储利率正常化进入尾声,美元汇率估计会重返弱势轨道。美元疲弱往往与油价、金价上升联在一起。

  商品价格往往每7-8年一个周期。由2002年起步的价格升势,早晚有逆转的一日。新兴国家的需求、产能扩张的延缓以及过多的游资可以推迟价格调整的时间,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日本经济的衰退以及苏联解体触发了1990年代初的调整;亚洲金融危机和长期资本破产带来了1990年代末的调整。能源、材料价格的决定性回落,多由意想不到的危机拉开序幕。这是商品投资的风险。

  (本文原载于新财富,为作者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