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下一轮房地产热正在形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 14:01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陶 冬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是市场的地域差别十分明显,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收入水平、住宅供应量、基础设施情况以及二手市场的成熟程度差异极大,各自房地产市场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一个国家内不同的房地产市场有涨有跌,与美国类似,但明显地有别于亚洲其它市场。另一个特征是,资金跨境流动十分活跃,游资驱动房价起伏
,地方政府对热钱欲拒还迎。中国小投资者的跨境投资欲望,远超过美国,基本沿袭着传统的华人思维。

  中国房地产今后几年的整体走势,以及不同市场的起落,取决于游资。中国人民银行在这次宏观调控中,没有从根本上减少游资泛滥的问题,加息仅进行了一次便戛然而止。今日的

中国经济与五年前深陷通缩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然而利率水平依然维持在超低水平,自然造成流动性过高、游资泛滥的问题。

  2004年5月开始的宏观调控采取的是以行政干预的形式加大资金流出银行的难度,但是并未抹干过高的资金流动性。这样做对靠大量借贷维持运作的发展商不啻是一大打击,但是对资金充沛的发展商以及炒家并不构成重大的威胁。2005年4月推出的房地产新政,除心理上的震慑作用外,打击的力度主要取决于税收上的调节。由于各地对房地产交易的征税规定各不相同,新政对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就不同。新政对以上海为首的华东地区市场,犹如沸水上浇了一瓢冷水,但在多数二、三线城市则被润物细无声般的化解掉了。

  实际上,新的一轮房地产热已在二、三线城市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未被抹干的游资又重新活跃。发展商们纷纷转向内陆城市,山西小煤窑资金由北京移师广东,温州炒房团从上海转战华中华南。从深圳到呼和浩特,从青岛到西安,一股新的房地产热已经形成,买方卖方皆大欢喜。地方政府这次学乖了,高调的价格上涨信息在地方媒体上几乎看不到,不过日本、韩国对华建筑机械出口却在急速反弹,为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提供了一丝重新启动的线索。

  面对重新启动的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会否再下杀手,重新祭出调控法宝?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宏观调控的大标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揭下,但是标签后面的内容已明显改变。2006年的政策重点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信贷上的限制正在逐步的放宽。经过一轮数据调整,中国的投资与GDP之比为37%。而非之前的45%。这个比例与不少新兴国家大体吻合,并不像部分经济学家所指责的那样“不可持续”,北京决策层心上的一块石头也算落地。至于房地产,北京的态度本来就是矛盾的。房地产开发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力。所要防范的,是大起大落、金融风险和社会矛盾,而不是

房价本身。只要全国房价不出现类似上海2004年的狂炒,笔者相信房地产政策会以口头干预为主,辅以针对过热城市的税收调节。

  政府在政策上的相对宽容,为依然充沛、重新活跃的游资提供着一个舞台。本文开头所提的市场的地域差别和资金的跨境流动两大特征,相信在今年会显得十分突出。如果说住房政策改革是启动上一轮房地产热的始发因素,笔者认为过度资金流动性便是刚刚展开的新一轮房地产周期的拉动力。游资驱动、滚动上升可能是这次房地产热的突出特点。

  与二、三线城市相比,以上海为首的几个华东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则显得伊人独憔悴。上海房地产下跌,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是信心的崩溃。游资的撤离,使供求失衡被放大,令潜在买家却步。回归理性的需求和萎靡不振的成交,造成新增楼盘供应远远超过售出楼盘,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今后六个月相信是上海房地产市场的高危期,资金周转失灵的发展商随时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如果关于游资驱动的新一轮房地产热的判断成立,上海房地产市场调整也有可能在6-12个月内结束。

  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生产力提高很快,人民收入不断上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呈双顺差,

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又难大升,因此人民币资产升值是自然的。长远来看,在中国买房子,可能买贵但不会买错。在时机把握上,应关注地域差别和资金流动性。

  (作者系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本文为个人观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