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中国汽车产业困守微笑曲线底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 15:13 中国经营报

  作者:宁平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一只猪和一只母鸡合资开店,猪以自己身上的肉出资,母鸡以自己下的蛋出资。对于猪来说,如果不想死,就只有一个办法,在自己身上的肉没有被割完之前,学会像母鸡那样下蛋。中国的汽车产业也在面临同样的问题。

  日前,上海汽车、一汽轿车、长安汽车等多家汽车类上市公司先后发出业绩预警,称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预计同比要下降50%以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汽车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从去年的9%降到4%以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尽管国产汽车销量增长了4.57%,但汽车整车业实现的利润却出现了69.1%的同比降幅。根据商务部对国内6164家汽车行业企业的跟踪统计,今年1至4月份,这些企业的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缩水了160.96亿元。

  刚刚走过去年市场低谷的国内汽车企业,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一下今年上半年市场销量略有回升的暖意,却立即陷入了“多收了三五斗”的困境。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虽然不乏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行业性价格战、钢材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等多种惯常的解释,但这一次,人们却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整个汽车产业的价值链条上。

  一般来说,汽车产业的价值链条由品牌价值、设计研发、零部件供应、整车生产、整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几大环节组成。但纵观国内汽车企业,却鲜有在全价值链上获益者。

  对于合资企业而言,品牌是别人的,设计研发是别人的,零部件采购也主要掌握在别人手上。如果要想出口到海外市场,则整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也都得受制于人。留下来与合资中方共享的,主要就只剩下整车生产一个环节的利润了。

  最让业界震动的是,近期,关于合资外方通过配套企业转移利润的说法开始盛行。有业内人士称,在一些合资企业中,合资外方利用自己掌握的零部件采购权,大量高价采购关联企业的零部件。这样,虽然合资企业的利润出现下滑,但合资外方却通过这些零部件企业独自占有了本该与合资中方共享的利润。

  对于自主品牌企业来说,虽然品牌是自己的,也不会出现转移利润的问题,但受技术水平和实力的限制,利润情况也不理想。比如说在车型设计方面,当年,华晨为了开发“中华”轿车,一口气就向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公司乔治亚罗支付了5亿美元的设计开发费用。而在出口方面,自主品牌企业由于没有实力在当地建立销售服务网络,也不得不把整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整体外包给当地的销售商。

  在汽车产业,设计研发和品牌、服务是利润微笑曲线上扬的两端,而生产制造则是中间的那个底部。当跨国巨头们都在追求设计研发利润和品牌、服务利润这两个顶端的时候,我们的大多数企业却仍然要为在微笑曲线底部的生存问题而头疼。在这样的情况下,外部环境一俟风吹草动,利润下滑也就在所难免。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