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影像巨头失意数码时代 欲借力中国转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1日 15:15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 宁平 李丰 面对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传统影像巨头们发现,他们已经有点赶不上这个数码时代的脚步了。 日前,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宣布,为扭转影像业务亏损的局面,奥林巴斯决定在海外裁
柯达、奥林巴斯都是传统影像巨头,但是现在,面对数码技术的冲击,他们似乎已经优势不再,不得不面临痛苦的转型。而中国因素则成了他们手中重要的筹码。 巨亏引裁员换帅 5月的广州,天气已然闷热,但对于广州番禺的奥林巴斯(广州)工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来说,这却是一个“寒冷”的季节。“还不知道会裁掉多少人,但肯定不会是小数目。”奥林巴斯广州工厂的一位员工对记者说,“我们早有预感,因为今年以来的生产任务明显要比去年同期轻松。” 根据奥林巴斯日本总部的说法,该公司将在今年9月底前把员工总数从14000人压缩到10000人,裁员主要在广州和深圳的两家工厂进行。奥林巴斯中国公司的人士则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4000个裁员名额是否都在中国。而据记者了解,奥林巴斯在广州和深圳的这两家工厂的员工总数已达12000人。 对于“下课”,柯达公司的原任CEO邓凯达的感触应该更为深刻。5月11日,柯达宣布由彭安东接任邓凯达的CEO之职。其直接原因在于,作为柯达“老兵”的邓凯达没能带领柯达这个传统影像巨头走上数字影像业务的强盛之路。 根据奥林巴斯公布的截至今年3月的2004财年业绩,奥林巴斯的影像业务亏损额达118亿日元,而柯达今年一季度也爆出了1.42亿美元的亏损。有鉴于此,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已在近日将二者的信用等级进行了下调。 巨头优势渐失 作为全球著名的传统影像巨头,柯达的胶卷和奥林巴斯的光学相机都在业界享有盛名。在过去的时代,柯达和富士几乎垄断了全球胶卷市场,奥林巴斯、佳能等也凭借其在感光器材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光学相机市场占据重要位置。但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索尼、三星等电子产品厂商纷纷进入影像市场,这不仅让胶卷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用武之地,也令光学相机市场日渐萎缩。 以奥林巴斯为例,早在2000年,奥林巴斯在相机市场的份额就骤然下降14%,被后起的索尼赶上并最终超过。更为重要的是,与奥林巴斯在光学相机方面占尽技术优势不同,奥林巴斯在数码相机技术上不得不求助索尼。例如,在数码相机的核心元器件CCD电荷耦合器件方面,奥林巴斯需要借助索尼的力量进行合作开发,而当索尼自己在相机市场做大之后,奥林巴斯就不得不面对索尼一再推迟供应这一重要元器件,从而使奥林巴斯延误了推出新产品的时间,并最终导致其利润丧失。 2004财年,尽管奥林巴斯影像业务的销售额实现了28.4%的增长,但其营业利润却出现了同比632%的负增长。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柯达身上,2004年,在柯达总价值高达53亿美元的数字业务领域,只实现了4600万美元的营业利润。据了解,富士、佳能等传统影像巨头去年的营业利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巨人转身”欲借力中国 “即使裁员,我们也不会缩减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计划。”奥林巴斯中国公司的人士说,中国的数码市场还非常广阔,一些发达国家的数码产品已经开始膨胀,而中国市场还处于上升态势,奥林巴斯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 据了解,奥林巴斯的深圳工厂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相机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组装主要在广州工厂进行。这两家工厂生产的产品,除一部分通过奥林巴斯(上海)销售公司在中国国内销售外,大部分都出口到日本,再通过日本的奥林巴斯总部销往世界各地。 在宣布对中国工厂进行裁员的同时,奥林巴斯还将关闭其位于日本长野县的两家工厂,将这两家工厂的220名员工转移至该县的第三家工厂。“在中国裁员而在日本撤厂,说明奥林巴斯还是充分考虑了中国的优势,比如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所以,奥林巴斯不可能放弃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业内人士评价说。 而柯达也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近日,彭安东借在北京举行财富论坛之机造访中国。“中国现在已经成为柯达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对柯达在全球的发展至关重要。”彭安东此言绝非客套。而其前任邓凯达曾表示,进军中国是他最出色的决策。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柯达仅次于美国本土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不过,柯达看重中国市场,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柯达需要中国市场为其转型提供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而柯达目前并未想完全抛开传统业务。2004年,尽管柯达的传统业务出现了17%的负增长,但其总价值仍然高达82亿美元,远超过数字业务。而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市场,仍然有柯达传统业务的巨大发展空间,这正是柯达现在还不能完全抛开的传统业务的生存土壤。据称,柯达通过“相机播种计划”,近年来已在中国售出了6000余万套光学相机和胶卷套装。 在中国“播种”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最后的“收割”。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影像巨头们或许就将完成“巨人的转身”,否则,他们只能被淹没在滚滚的数码潮流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