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学术腐败为何总遮遮掩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 11:2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祝俊初 笔者身在高校,对学术腐败耳濡目染。时下,它可谓已全方位浸透于项目评定、职称评审、人才选拔、论文署名、成果发表、科研奖励等活动中。笔者觉得,出现这种局面不是因为缺少关注、痛批和反思,而是因为这一切总是“无的放矢”、对事不对人,鲜见有谁因劣行付出代价。
就在《中国青年报》“两院院士痛心疾首”的报道中,又听到这样奇怪的“无主角”批判故事。一个已被其他国家反复研究确认为完全错误的某项目,在某大学和部分院士推动下强行开展,浪费近1亿元却无任何责任追究———这是北京工业大学的马重芳讲的;一个“受控热核反应”项目,有些院士写报告分析该项目离实现还很遥远,但申请要钱时却说二三十年就可实现———这是何祚庥讲的。 “某大学”、“部分院士”、“有些院士”、“曾有几位院士”———不客气地说,这些故事,讲了等于没讲,听了等于没听。某、部分、有些———他们到底是谁? 匿名反学术腐败,成了近些年来科学界的常态。比如,我们曾听中科院院士邹承鲁这样说:“有些院士,说得不客气些,就是没有这个水平却被选上了”;比如,我们曾见中科协去年扯出科学界“七宗罪”而不公告“罪犯”;比如,我们曾闻中国工程院前年查实有院士行为不轨但至今不得其祥…… 事实上,隔三差五,总有真名实姓的科学家站出来,“痛斥”不指名道姓的学术腐败。 不由想起体育界对待服食兴奋剂的越轨者“杀无赦、斩立决”的做法,众所周知的一幕是:16年前,在汉城,以9秒79的佳绩,飞人本·约翰逊夺得百米金牌,当这个佳绩被一只尿瓶打翻在地的同时,本·约翰逊也被钉在了体育道德的耻辱柱上。 但我们的科技界,却习惯将“不干不净者的尿瓶”牢牢藏起。据新华社的报道说,在去年的两院大会上,中科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的工作报告甚至称,对少数“犯错”院士将采取“单聊”方式解决问题。 反学术腐败的凛然正气与为学术腐败者讳交织一体,倘科技界的治乱扶正如此投鼠忌器,学术腐败没有不愈演愈烈的道理———试想,如果国际反兴奋剂组织也用“某人”来称呼,约翰逊还会怕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