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科学论断自行车比汽车更污染背后的怪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 11:0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青山

  “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不要以为这是笑谈,这是国内一家搞环境研究的权威机构,经过一番科学调查与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让人心情沉重: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在金钱麾下的研究者与企业之间互利互惠的圈子面前,不堪一击。其实,类似的圈子还有很多,比如那些经济学家、股评家们与上市企业之间,形成沆瀣一气的圈子;还有一些因血缘关系、师生关系而形成的自然利益圈子等。

  关系圈问题,在中国的学术圈内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其杀伤力十分巨大。多年前,学术批评网创办者杨玉圣,以真名批评一位老师抄袭文章,让杨玉圣没想到的是,他不仅得罪了这位老师,还得罪了其圈子,最后到底得罪多少人,自己也搞不清楚。事实上,在学术界得罪一个人,就等于得罪他的老师、同学、好友,最后得罪的人数以几何级数增长,这不是什么秘密。

  如此深奥的圈子,让不少专家学者不敢说实话,从而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以敢说真话著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就坦言,说真话的结果,就是各个单位做项目评审时,担心你的真话影响到人家的利益分配,所以就不请你。

  不仅如此,功利十足的圈子,还让腐败大行其道。庞大的科技资源审批权力,集中在个别部门,再加上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科技工作人员跑项目、要项目时,红包开路就成了一条捷径。据何祚庥了解,进贡问题,十几年前就出现了,拿到项目的人一定要返还一部分钱给审批项目的人。这不是秘密,是公开的事情。你来我往,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新的圈子。

  学术圈内的一些关系圈,把好多专家学者“圈”得晕头转向;“圈”出的谬论,也常常会误导政府决策,误导公众,破坏社会经济正常秩序。

  看着神圣的学术殿堂,在一些地方被各种各样的关系圈腐蚀着,那些有良知的科学家、院士焦虑万分。学术圈内的关系圈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否则,所谓培育学术生态、净化学术环境,只能是空话、套话。而要解决圈子问题,仅靠自律和良知远远不行,必须在体制创新与机制转换上有新的突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污染新闻 全部环保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