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GDP被高估了多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07:50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世界经济大国之林,中国究竟可排老几?这个话题极富争议性,当然,错误率也高。比如,世界银行日前公布了一个购买力平价报告,国内外很多媒体皆报道说:世行认为中国GDP被高估了40%。很可惜,世行的原意是中国GDP比原先估计缩水了40%,换算过来,应该是被高估了66.7%。 世行的这个报告,其实是相对比较权威的,因为中国第一次参与了这项统计。世行此前有关中国购买力平价的数据,采用的都是1986年的数据,谬误自然在所难免。按照旧计算方式,2005年中国GDP为8.8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15%;但根据新的报告,中国GDP只有5.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9.7%。但中国GDP仍略高于日本的3.9万亿美元。世界经济强国前五分别为美、中、日、德、印。 但许多西方媒体在报道这则新闻时,大都采取这样的表述:“尽管中国经济规模大幅缩水,但仍列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二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关键这个“第二”是否名副其实,西方媒体在这一点上则语焉不详了。 在当今国际,经济排名,尤其是GDP的排名,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微妙的政治问题。道理很简单,经济规模大了,就不能再享受发展中国家的权利,而必须承担经济强国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某种程度上强调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并非没有理由。在经济学上,购买力平价系数是指根据各国不同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测算购买力平价系数,最通俗的例子就是巨无霸系数,即如果一个麦当劳巨无霸在美国是4美元,在英国是3英镑,那么美元和英镑的购买力平价系数就是4美元=3英镑。当然,世行的购买力平价报告并非只考虑巨无霸,而是调查了每个经济体至少1000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如果根据传统的汇率计算,2005年中国GDP只有2.2万亿美元,不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5.3万亿美元的一半。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也只有5.06%。中国列美、日、德、英之后,为世界第五经济大国。这种差异,正是西方认定人民币严重低估的理由。但作为一种计算方式,购买力平价也未必完全真实。因为不同经济体对同一商品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中外因为饮食习惯不同,对巨无霸和馒头的需求和价格就不可能一样。另外,在许多发达经济体,民众有相对完善的社保网络,中国物价虽低,但民众潜在负担相当高。 一些外国朋友也感慨,如果只去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那他们认为中国肯定是发达经济体;但当他们去过甘肃、四川的山区时,才发现中国还真穷。而恰恰值得注意的是,世行最新的购买力平价数据采用的正是11个中国城市的数据,这些数据能代表整个中国吗? 当国际上宣扬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时,固然鼓舞人心,但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当我们强调自己仍是发展中国家时,虽然有些自谦,但未必就不符合事实,尤其是考虑到最实际的人均GDP收入上——即使按照购买力平价,美国人均GDP仍然是中国的10倍多。 本次调整后,个税起征点还会再次提高。但现行个税法无论再作多少次修改完善,都只是一部“夹生饭”似的法律,要真正起到调节贫富的作用,最终还得依赖税制的深层次改革。 ——鲁宁(媒体评论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