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鲁宁:加息做加法 取消利息税做减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08:25 大洋网-广州日报

  政府必须要考虑到民众对通胀的承受力,这是关注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的双重责任。一方面加息做加法,再一方面取消利息税做减法,不只是金融调控之需,更属改善民生之迫切。

  ——鲁宁(媒体评论员)

  央行再度安排加息已不存悬念,只是央行选择何时出手仍有待观察。加息连着民生,值得民众予以关注。

  “金融调控压力继续加大,央行有可能继续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等手段调节流动性过剩,不排除年内继续加息的可能性。”这段话摘自《金融时报》4月16日的一篇署名文章。该报归央行主管,可视为“央行机关报”。关于加息——这是该报今年以来所发表的第3篇“吹风”的署名文章,文章的语气一篇比一篇加重。

  大家知道,央行最近一次加息是上月18日,至今不过一个月时间。而从2006年至今,央行已连续2次上调存款利率,3次上调贷款利率。同一时间段内,央行还连续6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调整频率在央行并不长的历史上前所未闻。

  再度加息无悬念,是因为宏观经济大盘迫使央行该出手时只能出手。要么是加息,要不

人民币升值,央行没有别的选择。考虑到二者对
中国经济
及社会稳定的影响区别很大,央行选择加息并再度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是明智的选择。

  若不出意外,今年首季宏观经济运行成绩单将很快公布,GDP同比增幅在11%左右。GDP如此高位增长受投资失控和外贸出口一片火红的双重拉动。假如说GDP增幅快慢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还是间接的,那么,CPI(消费价格指数)冲破警戒线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却是相当的直接。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这几年,社会仍然保持基本稳定,CPI的连年低位缓涨功不可没。去年前10个月,CPI仍维持于平均1.5%的涨幅水平。但到去年12月,CPI突然升高至2.8%,创过去22个月之新高。今年一季度,CPI连创同比新高,到3月末可能已突破3%,至少是逼近3%。

  CPI比较抽象,实际上CPI也可解读为民众相对熟知的通货膨胀率。今年全年,中央政府控制通胀率的目标是不突破3%。很显然,今年才走完一个季度,通膨率已顶上了“

天花板”。

  就算今年后三个季度通胀率被硬压在“天花板”下,即便把上月18日加息利好算在内,民众一年期存款利息仍然是个“负利率”。如此,我还没有计较20%存款利息税的影响。本来就是负利率,所得利息还得再缴20%的税,对民众尤其是社会中下层低收入民众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民众虽然未必关注宏观层面的经济调控,但政府必须要考虑到民众对通胀的承受力,包括实际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对政府而言,这是关注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的双重责任。

  可见,即如不存在调控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以一年期存款利息为基准点,政府也该指令央行将存款利息调高到CPI实际增幅之上。考虑到国内众银行迄今仍极为脆弱的抗风险能力,以及上市后急于交出成绩单的现实压力,本质善良、一贯通情达理的民众,可以不奢求存款增值,但作为政府至少要让民众的存款保值吧?现在的问题是,国内众银行改善内部经营的努力是场持久战,加息过频过高根本不现实。如此现状下,政府理当果断下决心取消利息税,也即把20%的利息税收益痛痛快快地还给民众。

  1999年起开征利息税,说是为了扩大内需和缓解财政困难。如今,人们已明白,扩大内需先得使民众有钱可花,而1999年到2006年的7年间,国家财政增加了3.5倍。这就足以说明,先前开征利息税时的两条所谓理由都不能再成立。说直白点,果断取消利税不只是让利于民,本质上视同“纠错”。

  一方面加息做加法,再一方面取消利息税做减法,不只是金融调控之需,更属改善民生之迫切。民众希望看到“奇迹出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