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欢呼房价下跌未免早了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 00:59 北京商报

  近日,一家媒体以《房价下跌真相》为题报道了全国房价冠军深圳房市的“惨淡”情形:深圳10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仅有9月的一半,房价涨速比9月下降10.35%,部分房地产中介关门大吉。如此“前所未有”的状况被定义为“率先于全国体会到房地产业冬季”。

  房价退烧不知是多少人的美好愿景,但“涨速下降”实际上还是涨,和“房价下跌”完全背离。仅凭深圳一地的房价涨势趋缓指望着“房地产业遭遇冬季”,恐怕更多的是一厢情愿。而用“前所未有”来欢呼房价“高原缺氧”,恰恰反映了近年来房价一路只涨不跌的荒诞经历。

  据最新统计,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一手

房价同比上涨9.5%,二手房价同比上涨8.7%,双双创下新高。虽然在一些城市出现了有价无市、成交量萎缩的“空涨”情景,但从数字本身来看房价高烧症状并未减轻。供需双方进入了拉锯期,但高价之剑依旧悬在买房者头顶。

  接下来看看房价下跌“跌”在了哪里?以深圳为例,据报道,大部分开发商宁愿送

装修、送家电、送面积,也不愿直接降价出清。少数开发商对高档楼盘打出9.5折、折上折等招徕生意,但折前价足以令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些做法目前在京沪穗等地也很流行。一方面,以“送礼”表达的跌价并无益于购房总价的降低,打包进入房价的“装修、家电”往往质量平平。另一方面,“送面积、折上折”等小恩小惠在高昂的房价面前实在不值得一提,建立在“上涨”基础上的折扣更类似于商场打折的数字游戏。而对开发商尤其是大开发商来说,比落袋为安更重要的,依然是强化买房者对楼市继续走高的恐慌预期。

  再来看看地产商在忙什么。近几个月来,土地出让市场中“地王”不断推陈出新,沪穗等地都曝出了“天价地”消息。上海青浦区一面积14.4公顷的地块,挂牌底价4亿元,最终被15.42亿元的“天价”摘取,地价成本过万元/平方米,而当地住宅目前售价是7000元/平方米。对此潘石屹感慨,地价超出常理,“面粉贵过面包”。

  未来的“面包”价格的确令人忧虑,如果地方政府可以从土地出让中得到巨额的资金,如果

房地产企业“不是已经上市在增发,就是走在上市的路上”,按“房价上涨——地产股升值——巨额融资圈地——土地储备充足抬高股价——高地价再拉高房价”的疯狂规律运行,房价只能是“且调且涨”。正如专家所言,地价的疯狂、上市的诱惑助推了开发商对后市的超乐观预期,地方政府不能一边调整一边炒地,右手执矛、左手执盾自相博弈。

  泡沫的下面很可能还是泡沫,没有谁能轻言“见底”。既然房价的问题是虚高到了让大部分人买不起,既然承受能力才是硬道理,那么降低增速远远不是冬季,降低绝对价格才是真正的暴风雪来临。否则,即使想买房炒的人暂时退却了,那些要买房住的人还是有心而无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