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利率 > 正文
 

加息凸显央行强势地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 00:48 中华工商时报

  刘杉

  与上次加息不同,4月28日的加息,凸显了央行决策的果断和分量。

  对比央行前后两次加息的政策出台过程,或许我们可以预感到,宏观政策的决策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政府对利益集团的舆论造势和游说活动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而
对央行的判断力和决策建议则给予了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也许很多人记得,2004年10月的那次加息政策出台很困难,不仅学界观点相背,有关产业也通过学者和媒体不断提出代表自身利益的政策诉求。关于是否加息的争论,实际上持续了近两年时间。有学者事后说,那次加息错过了最佳时机,影响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或许是万事开头难。前年的央行首次加息,让人感觉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好在首次加息实际启动了新一轮的加息周期,而此后的

利率调整就似乎有些顺理成章了。

  尽管如此,央行公布28日加息的消息还是多少有些突然。此前学术界都在议论市场货币流动性泛滥问题,但大部人给出的药方首选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提出直接加息的属于少数。然而,央行出人意料地直接选用价格工具调控宏观经济,则显示出央行对经济形势判断的独立性和决策果断。

  不过,此次央行加息决策,也有规律可循。

  大的背景是经济出现过热苗头,同时国际社会期待中国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调控经济。

  公众首先注意到的是国家发改委提出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判断,接下来是社会普遍对

房价疯涨的担心,随后央行报告则显示货币供应量增速偏高,信贷供给过快。

  在这种气氛下,央行出台紧缩货币政策已经没有悬念。

  而就在大家纷纷猜测央行将使用哪种政策工具时,央行行长周小川则在国外说,长期看,利率具有提高的趋势。

  现在看,不能不说这是周小川的暗示。也许周小川在国外说此话时,已经揣着加息方案,正在等待国务院的批准。

  虽然此次加息更多是一个信号,但可以解读为,央行直接选用加息政策,表明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更加坚决,手段将更加果断和严厉。由此可以推断出,中央政策还会陆续出台相应政策,以抑制疯涨的房价。

  我在28日的评论中提到,此次央行没有提高存款利率的目的在于鼓励消费从而扩大内需。而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存款利率的不变则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大的盈利空间。往深里说,商业银行扩大盈利空间也仅仅是表面现象,更有意义的是,商业银行在利差扩大、盈利增加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其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这就为中央政府随后打压房价埋下了伏笔。

  不得不承认,此次央行的加息选择,不仅决策果断,而且手段灵活,影响广泛。

  透过央行加息决策,似乎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我们在预测中央政府

宏观调控政策走向时,可能要更多地关注国家发改委和央行的观点和判断,而产业部门的意见已经难以左右全局了。

  央行决策地位的提高,反映出社会对利益集团干预决策问题取得到了共识,而在未来的公共决策过程中,央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会得到更多的认可。从某种程度讲,这是一个进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