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后的寻找替罪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 10:45 东方网 | |||||||||
舒圣祥 中国决定自3月26日起,将汽油和柴油出厂价格分别提高300元和200元人民币。这一消息立即启动了很多城市的出租车涨价程序。随后,交通部又发出特急通知(据3月28日《新京报》),为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抓紧建立运输价格与成品油价格联动机制,各地要尽快调整出租车运价或加收燃油附加费。
相信很多人都仍然记得2004年油价上涨后,南昌、银川、深圳、包头等17个城市先后发生的出租车司机罢工、堵路等群体性事件。历史的清晰痛感让交通部门不愿意再次看到这样的“抹黑事件”发生,于是发布特急通知以“要求”各地尽快调整出租车运价或加收燃油费,却未能顾及这一“要求”本身以行政命令粗暴干预市场的越权嫌疑。 交通部“要求”各地尽快给出租车涨价,至少传达出两种信息:一是确认并加深了公众对价格听证会的形式主义猜想;二是无形当中把百姓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而与出租车公司结成了共同联盟。人们常用“裁判员”来形容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的中立性和公正性决定着它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即使许多消费者对分担相应份额的油价上涨费用并无疑义,这一心急于立即涨价的“要求”,也必然导致“开水煮青蛙”式的消费者本能抗议反应。 油价涨带来运价涨,如今已经成为出租车行业一个习惯性的思维,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仿佛应该并且只能悉数转嫁给消费者承担。这一习惯性思维建立在“份儿钱”归属固定成本的前提之下,因此“油价+份儿钱=运价”的方程式要想维持平衡,只能油价与运价联动。然而,把“份儿钱”当作固定成本,等于是说出租车公司的收益不容存在风险,必须是“固定”的(当然他们并不介意多收)——尽人皆知,这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抢劫行径。 “人有不公正的倾向,民主成为必要;人有公正的倾向,民主成为可能”——这是美国思想家尼布尔对人性与民主的经典描述。我想这同样适用于市场博弈:人有不公正的倾向,博弈成为必要;人有公正的倾向,博弈成为可能。 “赢者通吃”的社会潜规则和强者对弱者的天然剥夺冲动,决定着市场博弈的必要;中立政府的存在以及弱者“用脚投票”的权利,决定着市场博弈的可能。油价上涨之后,应该并且必须让消费者、出租车公司和司机三者之间在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中进行博弈,最终决定“份儿钱”、运价以及司机收入,各自承担的费用比例。事实上,油价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还不到“份儿钱”的一半,按照公平原则,运价涨一番的前提,必须是“份儿钱”同步降两番。 然而正如法国人类学家吉拉尔所言,“寻找替罪羊”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机制——寻找者往往都是强者,而替罪羊常常由弱者充当。毋庸质疑,与出租车公司相比,消费者是绝对的弱者。因而单纯把油价与运价联动,而割裂油价与“份儿钱”的关联,正是把消费者利益作为防止“群体性事件”的替罪羊,而让出租车公司利益高枕无忧。 一言以蔽,貌似公正的运价与油价联动机制,其实只是一场“寻找替罪羊”的游戏。因为不是市场博弈的结果,因而它不代表市场竞争的冷酷,而只代表市场垄断的残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