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住房真的过剩了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 00:01 新京报

  2005年前11个月,我国本年购置土地面积中,未完成开发土地面积近1.7亿平方米;按目前水平计算,我国商品房的年施工面积是年竣工面积的5倍多;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14亿平方米。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这三个房地产数据,揭示了一个问题———我国面临着潜在的住房过剩风险。(2月7日《经济参考报》)在房价不断上涨的今天,突然传出“住房过剩”

  这样的声音,实在是让人有点难以接受。按照常理,既然住房存在过剩,那么房价
就应该逐步下调才对,但是实际上房价走势却始终一路攀高。空置房的存在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空置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中高档住房,而经济适用房之类的低档住房则鲜见“空置”一说。

  空置房的大量存在,虽然不能简单理解为生产过剩,但绝对难逃盲目开发之嫌。所谓盲目开发,就是指楼盘开发与市场容量的对接出现偏差,以至于供销断路。某些开发商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而穷尽奢华,但是却忽略了楼盘本身的市场适应程度,致使楼盘的开发成为一种无效供给。与此相对,

经济适用房由于利润空间有限而被开发商弃如敝屣。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一边万头攒动,另一边却门可罗雀的楼市怪状。正是由于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宅供应的不足,才引发了高档住房过剩、普通住房供不应求的结构矛盾,在视觉上给人造成一种住房过剩的假象。人们一直都说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而最大的泡沫就在土地环节。我国
房价
目前的购成比例中,地价占40%,明显处于主导作用。虽然政府规定
商品房
开发所使用的土地必须挂牌交易,但是挂牌拍卖的土地依然太少,私下交易的土地仍然占据土地市场的大头。这种经过数次倒手,在原始成本上增加了诸多中间成本的土地,价格自然会高居不下。即使面对高档住房过剩的现状,开发商在拿到一块成本非常高的土地之后,也很难将其做成中低档楼盘,于是千方百计地争相开发高档楼盘,而这笔开支最终还是要算在购房者的头上,这无疑继续加剧了空置房的增多。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地价等源头问题,引导开发商调整楼盘开发结构,加大力度建设普通商品住宅,以期达到供给与需求的总量的基本协调。

  在我国的住房市场上,没有生产过剩,只有营销过剩;没有卖不出去的住房,关键是看开发商准备把房子卖给谁。看看发放经济适用房房号现场的拥挤与火爆,也就不难明白,“住房过剩”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是一个多么美丽而又遥远的梦想。

  □赵志疆(河南职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