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审屡犯屡犯屡审 老百姓审丑疲劳有原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 10:54 新京报 | |||||||||
国家审计署9月28日公布了对32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我们注意到,从违纪违法的部门之多,数额之大,到手段之多样,性质之严重,与历年公布的审计结果相比,并未见有明显的好转迹象,如果往年曾经用“触目惊心”来表述,今年的结果也应该同样不会让人轻松。 可是,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就像对频发的矿难一样,无论是公众的反应,还是媒体的
审计部门在多种场合表示不愿意用“风暴”来表述审计工作。要想审计不成为“风暴”,大约有四种途径:一是审计报告不公开,公众不知情,自然不会有什么风暴,这显然已不可能;二是如审计长李金华所言“审计是透明”,把审计工作透明化、审计报告的公开经常化,让它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而不是“一阵风”般来去匆匆,“风暴”自然消失;三是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能得到重视,整改到位,问责严格,很少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审计风暴”也将消失;还有第四种,就是“屡审屡犯”,久而久之,公众的心理承受力大大增强,于是见怪不怪,“审计风暴”在麻木中消失。 无论是审计的“透明”,还是问题的不复存在,这样让“审计风暴”消失,正是公众所愿意看到的。最可怕的是,因为麻木,审计的威力打了折扣。 为什么公众对“审计风暴”有了麻木的迹象?原因就是“屡审屡犯”。从挪用资金办企业、炒股票,到私设“小金库”为职工发福利、巧立名目乱收费等,公众已不再陌生,“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于是不再感到“触目惊心”。 审计出来的问题的相似还不是最主要的。在历年的问题整改中,人们看不到一份详细的有力度的问责清单。对问题的处理多注重“事”,而忽略了“人”———或许已经有人被问责,但公众的感觉是“抓小放大”,没有把责任追究到底,主要负责人没有公开为本部门的问题承担责任。人们的疑问是:动辄几千万数亿元的违纪违法资金,难道都是经办人未经主要负责人的点头而办的?即使是主要负责人对此事不知晓,现在是否也应追问其管教不严的行政责任? 而“抓小”也未必全都“用力”。国家体育总局“某运动管理中心所属球队,未将收取的国内外企业赞助、比赛费等款项2412.83万元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而是直接用于球队教练员、运动员补贴和奖励等支出1974.54万元,余款438.29万元以现金形式存放或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擅自动用数千万元发福利和奖金甚至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这是什么性质?但最后,对责任人的处理仅仅是“除按审计意见整改完毕还要给予通报批评……提高认识”而已。 审计报告的公开表明了社会进步,体现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但公开问题仅仅是第一步,解决好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而“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结果便是纵容了那些部门的违法违规行为,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也为其他部门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刺激了他们获取不当利益的冲动,而如果放任这种现象的蔓延,最终形成的“罚不责众”的局面将更棘手。而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审计的威力之源,来自它的透明运作和由此获得的民意支持,而因“屡审屡犯”而产生的公众对审计工作的麻木感,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心,从长远来看,对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极为不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