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单士兵:来自市场竞争 诚信企业才能赢得信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 15:56 新京报

  自1997年以来,珠海市消委会已经评出200多家本地“诚信企业”,日前,珠海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开了“诚信企业满意度调查报告”,而根据这一报告显示,超过56%的受访者对这些“诚信企业”

  的宣传及广告内容表示“半信半疑”,而“基本相信”的为28%,“基本不可信”的占10%,选择“多数可信”和“多数不可信”的各占3%。(据9月28日《珠江晚报》)“诚信企
业”却遭遇消费者满意程度低这样的尴尬,这个现象颇值得玩味。人们都说,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每一个理性的消费者,都会青睐那些讲究诚信的商家的产品。毋庸置疑,珠海这些“诚信企业”的宣传及广告内容之所以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原因只能说明,这样的“诚信企业”并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市场经济走向理性与成熟,这是必然的趋势。而在市场同质化趋势非常严重的今天,消费者面对诸多品牌的商品,常常不易选择。而受商品信息的传播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消费者都会将那些讲究诚信的企业的产品视为精神层面上的“最佳商品”,可以这样说,企业有一张“诚信牌”,在许多时候就是促成消费者选择消费自家产品的“临门一脚”。

  正因为有了消费者对“诚信企业”这样的标识的认同,获得这样的荣誉也就意味着获得更大的市场。有了市场就有利润,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前企业为什么会对获得诸如“诚信企业”这样的荣誉牌匾是那样看重了。于是,面对一些地方年年进行的“诚信企业”评比,一些商家才会大打“诚信战略”,不惜通过种种公关手段,来获得能够助他们纵横市场的“诚信牌”。

  显然,对企业来说,他们能否获得“显性”的“诚信牌”,往往还是依赖于某些组织机构的“评选”。比如,在珠海,“诚信企业”就是由当地消费者协会颁发的。然而,众所周知的是,作为行业协会的当前各级消费者协会,其属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并非是完全的市场主体组织,它还未能真正脱掉行政色彩。这样一来,企业要想获得“诚信牌”,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离不开这类行业协会的“赐封”,那么,就会造成企业不是把精力盯着质量、盯着满足消费者上,而是盯在公关上。

  所以,像珠海这样的“诚信企业”遭遇消费者满意程度低的尴尬现实,只能说明,这样的“诚信企业”,并不是真正的市场选择。尽管许多消费者对这样的“诚信企业”

  表示了质疑的理性,但是,我们更不能否认的是,当前,消费者还是存在某种趋众的心态,一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存在着某些非理性因素。

  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诚信企业”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那就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一些地方对企业往往还有各种扶持政策,而获得诸如“诚信企业”这样的荣誉,则可能使这些企业享受到各种政策优惠。而如果这些企业是“评选”结果不是完全的市场选择结果,那么,这就会变成了一种行政行为对市场的不良干扰,会给公平的市场竞争带来不利的影响。

  □单士兵(南京媒体从业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