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家庭节约活动 再生纸为何落得叫好不叫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 09:30 文汇报 | |||||
文/本报见习记者 袁祺 吴越8月14日上午,在上海“百万家庭 节约活动”启动仪式上,韩正市长向大家展示了市政府工作人员所使用的用再生纸制作的名片。据了解,使用再生纸,作为一项切实有效的环保节材措施,正在受到上海市政府机关日益推广。目前,市府机关的公文用纸也已开始采用这种由废纸作原料生产的纸张。然而与之对应的是,再生纸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知名度”不高。除了政府机关,许多企业和个人仍倾向于使用由商业木浆制作的光鲜亮丽的纸张。而在市场上,再生纸生产的产品则难觅踪影,许多专业印刷点竟然根本就不知道何谓“再生纸”。 福州路文化街难觅踪影 在素有“文化一条街”美誉的上海福州路,记者走进了一家中等规模的纸张用品商店,热情的店员听到“再生纸”三个字时最初有一丝迟疑,随即领着记者来到一排花花绿绿的货架前,错愕之下,记者发现,店员把“再生纸”错解为读音相近的“彩色纸”。这种情况在接下来的走访中一再发生,店家的反应无一例外是:“再生纸是什么纸?”至于“再生纸办公用品”,就更加难觅踪影。 在福州路上一家专营名片制作的小作坊里,店主对记者想用再生纸制作名片的要求表示惊讶:“再生纸一则贵,二则不好看,你又不是政府机关采办人员,为什么要用再生纸?”店主透露,除了政府机关,几乎没有单位和个人青睐再生纸制名片,“如果一般名片印100张要15元的话,那么再生纸制名片印同样的数量就要20元,再加上再生纸光泽、触感、挺刮度都不如一般纸张,还有本身纸质的限制,可采用的花色就很少,谁会喜欢呢?” 即使有人“喜欢”,店家也未必肯做这笔生意:“除非量大一点,不然赚的这点还抵不了我联系进货和制作所耗费的财力。”而在更多的印刷店里,记者听到的回答则直截了当:“再生纸?没听说过。”长长的一条福州路文化街走下来,记者竟然连一样再生纸产品也没能买到。 文化用纸缺口无人填补 记者从上海造纸学会和市环保局了解到,本地所生产或将投入生产的再生纸产品主要用于新闻纸和生活用纸两个方面。至于使用量相当巨大的再生文化用纸,上海至今没有一家专门生产的企业。 上海潜利工业有限公司,是正在筹建中的上海第一家以百分百回收纸浆为原材料生产生活用纸的公司。公司总经理李志军对再生纸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认为,老百姓不愿意使用再生纸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受某些生产厂家的误导,片面迷信原木浆纸。二则是当今国内许多小型再生纸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较差。他相信,只要再生纸生产厂家能够拿出外观和质量都不逊色于木浆纸的产品,一定能够赢得市场。 谈到生产再生文化用纸,李志军透露,最近经过与造纸学会及政府方面的一些沟通,他们已经有了在未来生产商品再生纸浆(即文化用纸原料)的构思。然而这项产业需要的投入相当大,假如届时上海没有相关的立法保护,公司可能很难下最后的决心。 20吨与40万吨的差距 应当看到,再生纸在上海的使用情况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有关统计,上海市日常使用的再生纸用量已从2001年的1吨增加到了2004年的20吨。然而上海去年各类纸张的生产量达40万吨,去掉14万吨的再生新闻纸后,还不到总量的万分之一。况且在表面的增长下,无法掩盖大部分使用方是党政机关单位、大部分原材料都来自于外地或国外进口的事实,再生纸在上海的前景不容乐观。市环保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办公室的沈永林处长表示,上海再生纸推广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用纸方面。因为文化用纸对作为原料的废纸质量要求很高,成本相对也较高。产品在价格上没有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尽管上海的废纸回收做得很好,但大部分回收资源都流向了外地,本地原料供应缺乏有力保障。这双重的风险,吓住了不少 投资者的脚步。而国外的进口再生纸,其价格比国内的原木浆纸还要贵上50%。推广使用再生纸,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流下的必然结果。在美国,60%的家庭都接受并使用了再生纸制品,还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支持再生纸的应用。 要让市民心甘情愿地使用再生纸产品,除了宣传环保意识、改变人们的观念外,更需要有企业敢于冒一定的风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据了解,市政府目前已经委托上海造纸学会,对上海的再生纸的使用、生产及原料供应等情况作摸底调查。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有望看到支持再生纸生产的相关法律,用上第一批上海生产的再生纸本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