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风险投资业期待拐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 13:48 国际商报

  本报记者 李凤发

  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定址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业最高级别的年度盛会——中国风险投资论坛4月8日在深圳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创始人成思危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透露,
由于该论坛去年首次移师深圳举办取得了空前成功,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已决定今后几年继续落户深圳。他表示,希望论坛定址深圳,努力办成一个官产学相结合、国内国际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力的高层次论坛。

  首创于1998年的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于每年4月举行,它长期密切关注国际风险投资新观念、新动向、新趋势,是中外风险投资家、创业企业家、中介机构高层以及政策制定者定期相聚的盛会。它的举办,为中国风险投资业界与政策制定者之间建立了对话桥梁,为中外风险投资家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为风险投资家与科技企业家构建了合作的通道。

  本届论坛以“提升国际风险投资合作,促进我国创新经济发展”为主题。除高层论坛外,还设立了6个经验交流专题和两场投融资服务洽谈会专场。

  海外风险投资机构成内地风险投资主力军

  风险投资资本持续放大、投资活动更为活跃、退出金额再创新高......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沉寂之后,2004年中国风险投资业出现了喜人的反弹迹象。

  但是,面对这一切,许多本土的风险投资者却高兴不起来。去年,在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上扮演主角的,仍是财大势雄的境外风险投资机构。本土的风险投资机构无论从投资额、投资项目还是投资效益上,都只能充当配角,甚至有萎缩的迹象。

  在2005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许多新的海外风险投资机构在众多利好因素的驱动下,纷纷进入中国,并进行实质投资。海外风险投资机构不但推动了盛大、蒙牛、腾讯、李宁等公司在海外上市,还投资了阿里巴巴、分众传媒、大唐微电子、唯上科技、天融信、银联商务、宁夏红等企业。

  新进入中国的海外机构名单中,包括TDF风险投资公司、美国高盛公司、英国3i公司、英联投资、凯雷投资等国际风险投资业巨头。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专家分析认为,2004年海外风险投资机构新增风险资本额,占我国全部风险投资总额的55%以上,成为2004年中国风险投资的主力军。

  另一家创投研究机构清科公司公布的《2004年中国创业投资年度研究报告》则显示,中外创投机构在我国的投资额为12.69亿美元,其中约75%的投资来自境外投资机构。

  著名风险投资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曼红也透露,2002年中外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额比例是51%∶49%;2003年由于中芯国际一家就引进了3亿美元的境外风险投资,因此这一比例突变成27%∶83%;2004年中资占26%,外资占62%,中外联合投资的占12%。另外,与2002年相比,近两年本土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减少了约30%。

  上述几组信息尽管由于调查范围、统计口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在中外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额、总体实力此消彼长上,却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多方掣肘弱化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竞争力

  “2004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总体上很火爆,实际投资总量和实际投资项目都有所增长,但中国本土风险投资机构的情况不是在好转,而是在恶化。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却十分活跃,这值得高度重视。”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院长陈工孟博士说。“内地风险投资业出现的问题是系统性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有政府对风险投资业的鼓励不到位、风险投资退出环节不畅、公司法对风险投资限制太强、法律保护投资者利益不够等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机制、理念、公司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内地风险投资机构自身存在许多问题”。

  北京大学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单祥双认为,2004年是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历史性拐点,外资投资机构与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机构之间出现了分化,本土机构在走下坡路,但风险投资机构能否运作得好,不是资本来源的问题,而是要处理好运作模式和公司治理结构。

  “虽然我们是处于同一个市场,但实际上我们和境外风险投资者是在不平等的条件下竞争的。”单祥双总裁如是称。

  类似的抱怨,并不鲜闻。

  本土风险投资人士眼中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退出渠道。境外投资者凭借其特殊的地位和广泛的营销网络,退出渠道比本土投资机构要宽得多。特别是在风险投资公司和被投资企业最为热衷、也是风险投资盈利最大的上市方面,境外风险投资机构有着巨大优势;二是我国严格的外汇管制制度,使本土风险投资机构在资金流动方面比外资机构要难得多;三是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风险投资业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够,使他们在与境外投资机构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本土风险投资求变谋位

  谈及本土风险投资业的出路,出席论坛的业界人士提出不少建议:如尽快完善退出通道建设,争取把中小企业板从主板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创业板;另外,国家应该借鉴国外经验,从税收等方面扶持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等等。

  刘曼红教授认为,中国风险投资业要想发展,首先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目前我国金融总资本中,银行资本高达17万亿元,股市市值约1.4万亿元,保险业总资本约9000亿元,而且银行资产中60%集中在四大国有银行,主要贷款对象是国有企业。这种大一统的金融资本局面,严重影响了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只有通过金融体制改革,才能为风险投资业引来活水。

  在退出机制、外汇管制问题无法在短期解决的情况下,本土风险投资业内部也发出了改革和创新的呼声。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理事长何国杰表示,目前本土创投业界面临转型和创新的考验,新时期本土创投要在运作理念和模式上进行调整并实现转型,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综合投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也积极支持政府对风险投资采取扶持政策。他坦言,国内的风险投资环境的确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所以使得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确实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我国一半多风险投资企业是国有企业,很多问题还处于改革过程中,具体实施起来就会受阻。另外这些年来对支持高科技的风险投资讲的多,做的少。真正的优惠、实惠不够多,也影响了国内风险投资的积极性。本来我们民间资金是很多的,但真正愿意投向风险资金的却很少,因为他觉得还不如炒房地产。

  政府对风险投资业的鼓励不到位、风险投资退出环节不畅、以及内地风险投资机构自身存在许多问题等,也是本土风险投资业难以长大的重要原因。

  成思危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还是靠我们自己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如要通过限制外国投资的进入来提高我们自己的比重,无异于杀鸡取卵。

  一名专家指出,由于风险投资推动的是高新技术产业、新经济等领域,注重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投资,虽然中国现有的资本力量在传统产业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但如果让外资占领了“未来”,中国的资本力量很可能会在高新技术产业等未来发展领域失去阵地。

  相关链接:中国风险投资呈现的新特点

  在2005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公布了该院历时近6个月完成的2004年度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受我国宏观经济不断向好以及中小企业板推出等利好的刺激,2004年中国风险投资延续了2003年以来的回暖趋势,投资更为活跃,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特点一: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本规模有放大趋势

  研究院对111家风险投资机构反馈的管理资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本总规模为4389953万元,比2003年增加了1136537万元,增幅34.93%。

  与2003年相比,2004年不同管理规模的风险投资机构比例数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资本管理规模处于0—5000万元之间的风险投资机构,由2003年的23%下降到2004年的15%;资本管理规模在10000—20000万元之间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2004年也下降了1%;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资本管理规模处于20000—50000万元之间的机构数量的比例,由2003年的21%上升到2004年的28%;规模在5亿元及其以上的机构比例数,2004年上升了4%。

  特点二:京沪深热点依旧,中南华东成新宠

  从反馈的140份调查表的结果来看,2004年我国新增风险资本量524540万元,比2003年度新增风险资本量增加了154311万元,增幅41.67%。2004年实际风险投资总量为379120.7万元,比2003年增加了7621.7万元;实际风险投资项目数为526个,比2003年增加了201个。

  从总体上看,2004年中国风险资本实际投资总量和实际投资项目都有所增长,然而地区发展却呈现出冷热不均现象。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传统热点地区,仍是风险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中南、华东地区则成为许多风险投资机构的新宠。调查表明,去年中南地区累计投资总额最多,累计近48亿元,占总量的26.5%;华东地区稍次之,累计近44亿元,占总量的24.3%;东北地区最少,仅1亿元,占0.6%。

  特点三:风险投资机构资本规模偏小,限制了投资强度提高

  由于国内风险投资机构资本规模偏小,导致单位项目的投资强度难以提高。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对79家风险投资机构新增投资单位项目的投资额调查分析,2004年华北地区新增投资单位项目投资额最大,但也只有1331.7万元,其余依次是深圳地区、中南地区、西部地区、华东地区、上海、北京和东北地区,最低的东北地区新增投资单位项目投资额仅为37.5万元。

  特点四:国内企业收购成为退出主要方式

  统计结果显示,调查范围内的风险投资机构近3年共有123个退出项目,其中有49个项目以国内企业收购方式退出,占退出项目比例的40%;以上市方式退出的项目数为4个,仅占退出项目比例的3%;管理层回购也是重要的退出方式,占退出项目比例的11%。由此可见,收购兼并依然是国内风险资本退出的主渠道。

  特点五:风险投资集中于成长期和扩张期,种子期投资有所增加

  通过对调查范围内的风险投资机构2004年新增198个投资项目的投资阶段分析,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认为,国内风险投资机构依然钟情于成长期和扩张期的创业企业,但种子阶段的投资有所增长。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新增投资项目有72个处于成长期,占新增项目数的36%;其次是扩张期,共有新增投资项目56个,占新增项目数的28%;种子期(初创期)获得风险投资的项目数为47个,占新增项目数的24%;成熟期投资项目有14个,占新增项目数的7%。从投资阶段金额分布情况来看,共有173个投资项目提供了投资金额信息,其中成长期和扩张期获得的投资金额最多,分别占新增投资金额的35%和30%,种子期获得的风险投资金额占15%,成熟期获得的风险投资金额占18%。

  由此可见,2004年中国风险投资仍主要集中于成长期和扩张期,这两个阶段获得的风险投资金额占新增风险投资总额的65%。但由于中后期阶段投资的竞争欲发激烈,单笔风险投资案例的估值水平被人为地不断抬高,2004年风险投资出现向种子期等早期阶段一定程度的转移。这从一定意义上说明,随着风险投资环境的日益好转,风险投资机构承受风险的意愿正在逐步增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