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凤发
目前,中国钢铁业内,宝钢、武钢、首钢、鞍钢这些年产800万吨以上的企业,属于第一军团;马鞍山钢铁、本溪钢铁、攀枝花钢铁、包钢、济南钢铁、太原钢铁、邯钢等包括华菱在内的10多家钢铁企业,属于第二军团。全球最大钢铁集团米塔尔公司要想并购位居第一军团的国有钢铁公司,除了价格问题外,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可能性极低。因为钢铁是个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东西,从战略上来说,国家不可能让其轻易被外人掌控。但第二军团属于地方政府控制的企业,进入相对容易。
优势互补促成跨国姻缘
华菱地处中南内陆,缺煤少矿,虽然有其装备、资本、管理等优势,但面对国内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供其选择突围的路径不是太多。要么被国内几大钢铁企业吞并,要么主动出击,寻找生存和发展之路。华菱集团董事长李效伟也坦言,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一是价格冲击大,常规品种都跌到了亏损线以下,其他品种价格下跌也很历害,企业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二是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严格用地管理、信贷投放和项目审批等,我们从银行谋求新的信贷支持难度空前增大,资金风险开始显现。因此华菱集团只有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向境外战略投资者转让华菱的国有股权。
据了解,在与米塔尔公司签署的协议中,除股权转让外,战略合作是其最重要的内容。目前,华菱集团的采购矿石中,进口占到了60%,但其中有200万至300万吨铁矿石需要从社会上采购,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一般很高。双方在协议中规定,米塔尔公司每年将向华菱提供矿石。就此一项双方预计每年可节约采购成本数亿元。同时,中国的钢铁工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今年全国钢产量将达3亿吨,这也意味着加速企业的国际化合作,抢占国际市场,将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此笔交易结束后,华菱集团将成为国内首家以股权结构调整为手段,进入国际钢铁集团的钢铁公司。而米塔尔公司将以此作为进入中国钢铁业的桥头堡,进而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钢铁业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说:“目前全球钢铁业已掀起重组并购浪潮,米塔尔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这将推进中国钢铁业重组和集团化进程”。
华菱集团董事长李效伟说:“在我国钢铁工业新一轮发展背景下,华菱集团与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实现以实质性股权转让为主要内容的战略合作,在中国钢铁行业还是第一家。作为米塔尔钢铁公司的成员之一,华菱纳入其一体化采购体系,无疑将进一步降低铁矿石原料成本,同时,将进入其全球销售网络,预计今年出口钢材将比去年翻一番。”他透露,米塔尔钢铁公司将把薄板加工、精品线材及大无缝钢管的高新技术,无偿转让给上市公司,这将极大地提升华菱主导产品的竞争力。
全国掀起钢铁并购潮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自2001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已连续3年实现钢材消费量持续高增长。2004年全球钢铁消费量约9.3亿吨,中国就占31%。预计至少要到2020年前后,我国工业化基本实现后,对钢材的需求才会减弱。
一方面,中国钢铁市场需求巨大;另一方面,中国钢铁产品中高技术含量的板材比重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我国铁矿石资源先天不足。特别是产业集中度低,是中国钢铁业的一大问题,与世界钢铁产业不断重组整合的潮流不吻合。
目前,国内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13家,而这13家企业的合计年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国内的钢铁产能还在增加,但集中度反而有所降低。与此同时,中国钢铁业的兼并重组却还没有形成规模,因为钢铁业是各地方政府的利税大户,跨越行政区域进行兼并的难度非常大。
李效伟说:“中国钢铁企业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研发,产品结构等都有很大差距。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钢铁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华菱与米塔尔公司联合,是向中国钢铁业点了一把火,抛了一块砖,其示范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证实了李效伟的观点。这份报告指出,并购已是钢铁业大势所趋。蓬勃发展的中国钢铁企业,正是未来几年并购的对象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企业以后要组建15家左右的大企业,若干年后,再减一半,留下7、8家,这才是时代的潮流。
一方面是全球钢铁产能较上游产业链仍然比较分散,全球最大的10家钢铁生产商占有了世界市场30%的份额,最大的10家铁矿砂和焦炭供应商则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另外一方面是全球增长最快、也是最大的钢铁市场——中国的钢铁产能在不断扩大,低端钢铁产品已经要靠出口缓解库存压力,这两方面因素,加剧了国际钢铁巨头的兼并重组。
国际钢铁业的并购趋势已势不可挡。
米塔尔宣布购买华菱股份的当天,德国钢铁业巨擘蒂森克虏伯也宣布:将与巴西联手建立一家13亿美元的新厂。
另有报道称,意大利钢铁厂商也收到了来自俄罗斯的出价5.85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一位证券经济研究员认为,钢铁市场迟早要出现过剩局面,届时扩大规模、整合产业链会非常必要。国外企业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占据优势,参与中国钢企的重组将成为趋势。
米塔尔“觊觎”中国钢铁市场已久
米塔尔公司由拉克希米·米塔尔于1976年创立于印度尼西亚。该集团通过敏锐投资和收购实现发展,自1997年在纽约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先后投资或收购了美国、法国、罗马尼亚、南非、捷克共和国以及波兰的钢铁企业,使集团规模迅速扩大,目前米塔尔钢铁公司钢铁年产量已达6000万至6500万吨,大大超过世界头号钢铁企业卢森堡阿赛洛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这次对华菱的并购,使得他一举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居民。
事实上,据有关资料显示,米塔尔“觊觎”中国钢铁市场已将近10年。
从1995年开始,米塔尔公司已在中国设立了三个销售办事处,分别位于北京、广州和乌鲁木齐,通过这些办事处,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进口商。2003年米塔尔集团为中国提供了大约200万吨钢铁,2004年对华出口钢材超过200万吨。公司设在哈萨克斯坦的工厂已新上了2条连铸生产线,将在中国市场形成新的卖点。此外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共建天然气管道的协议,米塔尔集团将为此增设钢管生产线。
出于对中国市场潜力的乐观预期,米塔尔公司还计划在中国的销售网络从边疆向内地中心地区不断拓展,拟在中国形成销售、采购和制造三大中心。
更为重要的是,米塔尔公司对与中国钢铁企业的合作(包括兼并收购等)表现出浓厚兴趣,分别与辽宁、湖南、河北的钢铁企业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洽谈。2004年7月,米塔尔公司高层人士宣布将在中国建立第一个钢铁制造投资项目时表示:米塔尔公司毫不掩饰对中国钢铁业的并购市场的兴趣。如果有适当的商业机会,公司会与亟需资金和技术帮助的中国钢铁企业进行有效合作。
对于今年初并购华菱,米塔尔钢铁公司非常重视,把它当成是全球战略中“很关键的一个收购交易”。交易的结果之一就是,米塔尔钢铁集团将为公司提供生产技术支持、采购协助、销售和市场支持及管理知识的共享。他们相信,这笔交易所带来的协同增效作用和机遇,都会为公司的所有股东创造长期利益。
权威人士看并购
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中国钢铁业中尚没有大中型国有企业被外资收购的先例。华菱集团则是湖南省第一个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米塔尔此番最终完成收购,必将对中国钢铁行业在对外开放程度上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吴溪淳认为,这次华菱集团与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实现以实质性股权转让的战略合作,在中国钢铁行业内是第一家,对于推进钢铁主业的国际化进程,加速融入全球钢铁企业,创建国际型大公司意义重大。而且,合作将对中国钢铁企业战略重组,解决集中度不够的问题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伟认为,华菱以海外融资为突破口,以市场化的方式重建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经过整合,华菱已逐渐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规范化和内部管理科学化,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借助直接融资和自身积累,加快了企业技术改造、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资产规模迅速壮大,经济效益大幅上升,开创了我国国际性钢铁企业强强联合重组成功的范例,为国企改革探索出一个全新的模式。
据了解,米塔尔公司与华菱集团的联姻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国家有关监管机构的审批。该笔交易的最后完成要在2005年第二季度。
|